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哀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慰弔問。《周禮.秋官.小行人》:「若國有禍災,則令哀弔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痛。如:「哀傷」、「哀痛」、「悲哀」、「哀號」、「喜怒哀樂」。
悼念。如:「默哀」。
憐惜。如:「哀憐」。
哀子:母親亡故,兒子的自稱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祭奠死者或慰問遭遇不幸的人或團體。[例]弔唁、弔喪、哀弔
彷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似乎、好像、近似。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卒章五言,頗似歌謠,亦彷彿乎漢武也。」《儒林外史》第八回:「王惠見那少年彷彿有些認得,卻想不起。」也作「仿佛」、「髣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人或器物陪葬。《禮記.檀弓下》:「陳子車死於衛,其妻與其家大夫謀以殉葬。」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昔三良殉秦,百夫莫贖。」
狷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情急躁,容易發怒。《舊唐書.卷一六二.王遂傳》:「遂性狷忿,不存大體。」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或驕貴而殞身,或狷忿以乖道。」
歎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嘆氣。東周戰國.宋玉〈高唐賦〉:「愁思無已,歎息垂淚,登高遠望,使人心瘁。」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及相如之弔二世,全為賦體,桓譚以為其言惻愴,讀者歎息。」
歌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可以唱的韻語。有樂曲伴奏的稱「歌」,沒有樂曲伴奏的稱「謠」。《漢書.卷三○.藝文志》:「自孝武立樂府而采歌謠,於是有代趙之謳,秦楚之風,皆感於哀樂,緣事而發,亦可以觀風俗,知薄厚云。」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然履突鬼門,怪而不辭,駕龍乘雲,仙而不哀;又卒章五言,頗似歌謠,亦彷彿乎漢武也。」
惻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憂、哀傷。《後漢書.卷二○.祭遵傳》:「征虜將軍潁陽侯遵,不幸早薨。陛下仁恩,為之感傷,遠迎河南,惻怛之慟,形於聖躬。」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建安哀辭,惟偉長差善,行女一篇,時有惻怛。」也作「惻愴」。
青蠅弔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死時只有青蠅前來哀弔。語本《三國志.卷五十七.吳書.虞翻傳》裴松之注引《翻別傳》:「自恨疏節,骨體不媚,犯上獲罪,當長沒海隅,生無可與語,死以青蠅為弔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比喻生前毫無知心朋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