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6.79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唱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曲或戲曲裡供歌唱的文字部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表義的基本單位。如:「名詞」、「形容詞」、「單音詞」、「合成詞」。
有組織的或片段的語言文字。如:「歌詞」、「文詞」、「演說詞」。
一種格律文學。興起於唐代,在宋代最為興盛。由古之樂府演變而來,其後又遞變而為曲。句法多長短不一。或稱為「詩餘」、「長短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嘴發出合乎音律的聲音。如:「唱歌」、「唱戲」。
高呼。如:「唱名」、「唱票」。
泛稱詩歌詞曲。如:「新唱」、「絕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配合曲調演唱詞句的謠樂。[例]歌謠、民歌、詩歌
關漢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  關漢卿的戲劇語言,向以本色當行著稱,即王國維所稱道的“曲盡人情,字字本色”。他所寫的人物的唱詞,在抒情中蘊含著鮮明的動作性,切合特定的戲劇情境。像《救風塵》第二折,寫趙盼兒得知宋引章備受周舍蹂躪時,一面寫信給宋引章,一面唱道:〔後庭花〕我將這知心書親自修,教他把天機休洩漏。傳示與休莽戇收心的女,拜上你渾事疼的歹事頭。(帶雲)引章,我怎的勸你來?(唱)你好沒來由、遭他毒手,無情的棍棒抽,赤津津鮮血流。逐朝家如暴囚,怕不將性命丟!況家鄉隔鄭州,有誰人相睬瞅,空這般出盡醜。這段
劇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文學作品的體裁。是戲劇藝術創作的基礎。主要由人物的對白、唱詞和舞臺指示構成。經過導演處理,用於演出的劇本,稱為「腳本」或「演出本」;不適合演出、專供閱讀的劇本,稱為「案頭劇」或「書齋劇」。
說學逗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相聲的四種基本技藝。說,敘說笑話、繞口令等。學,模仿各種鳥獸叫聲、叫賣聲、各種人物的風貌、語言等。逗,捉叫逗笑。唱,編一些滑稽可笑的詞,用各種曲調演唱,或將某些戲曲唱詞、曲調誇張演唱,以引人發笑。
通俗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淺近而適合社會大眾水準,流行於民間的文學作品,領域廣泛,常是正統文學的源頭。可分為歌曲、小說、戲劇和唱詞四大類。也稱為「俗文學」。
彈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曲藝。流行於南方各省,表演者大都在一人至三人,有說有唱;伴奏樂器以三弦為主,或再加上琵琶、揚琴陪襯。唱詞多為七字句。曲調、唱腔則因地而異,如蘇州彈詞、揚州彈詞、長沙彈詞等。也稱為「搊彈詞」。
合轍押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方稱韻為「轍」。合轍押韻指歌曲、戲曲的唱詞或韻白押韻,使音調和諧優美,易懂好記。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