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6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嘗試錯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嘗試錯誤學習是桑代克(E.L. Thorndike)根據對動物(主要是貓)學習的實驗研究所提出的一種學習理論。他認為個體係經由嘗試錯誤而學習;學習剛開始時,正確反應的出現是偶然的,經過反覆的嘗試,錯誤的反應逐減少,正確反應保留而增多,終於使固定刺激與固定反應間形成牢固的聯結。
嘗試錯誤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E.L.Thorndike)觀察貓開籠取食的學習歷程,而發展出嘗試錯誤學習的理論。該理論以為學習之初,個體面對新的情境,多缺乏適當的反應,經多次嘗試後,個體將保留能獲得滿意結果的反應,而放棄錯誤的反應。一再練習後,個體終能經學習而做出完全正確的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口辨別滋味。同「嚐」。如:「品嘗」、「臥薪嘗膽」。
試探、試驗。如:「嘗試」、「淺嘗輒止」。
經歷。如:「飽嘗世事」、「備嘗艱辛」。
曾經。如:「未嘗」、「何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誤、不對的。如:「錯字」、「錯誤」、「改錯」。
壞的。如:「他們的交情不錯。」
雜亂。如:「錯亂」、「錯落其間」。
相互交雜。如:「交錯」、「盤根錯節」。
失去。如:「錯過機會」。
磨刀石。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嘗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試一試、試驗。《孟子.梁惠王上》:「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一:「此公以其嘗試者告人,故尤有味。」
2.試探。《荀子.王制》:「和解調通,好假道人,而無所凝止之,則姦言并至,嘗試之說鋒起。」宋.蘇軾〈論高麗進奉狀〉:「故以祭奠源闍梨為名,因獻金塔,欲以嘗試朝廷,測知所以待之之意輕重厚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預備的,帶實驗性質的。如:「試用」、「試穿」、「試飛」、「嘗試」。
測驗。如:「口試」、「筆試」、「考試」、「試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錯。如:「錯誤」、「筆誤」、「誤會」、「誤解」。
延遲、耽擱。如:「耽誤」、「延誤」、「誤點」、「誤事」。
使受害。如:「誤人子弟」、「誤國誤民」。
過失、非故意的。如:「誤傷」、「誤闖」。
錯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對、不正確。唐.王叡〈三惑論〉:「過謬錯誤,莫得知矣。」唐.皮日休〈襄州春遊〉詩:「映柳認人多錯誤,透花窺鳥最分明。」
垃圾桶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織的成員通常只知道與本身職責相關的業務,對整個組織的運作充其量只有一些很基本和粗淺的認識。成員需要去嘗試錯誤,從經驗中去學習,甚至要在面對危機時摸索和思考解決的辦法。本文指出該種組織是一個鬆散的結構,有時甚至是先決定了要做什麼事或是有了行動(action),然後再去思考為什麼要做這件事,以及做這件事的目標是什麼,而不盡然像理性決策模式所主張的依邏輯思考的決策步驟以解決問題例如:我國以往的大陸政策「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到底怎麼統一﹖用什麼具體的方法達成統一中國的政策目標,並不清楚。又例如我國核四興建案在陳總統就職後,解決的...
學習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會帶來痛苦和焦慮;而組織成員面臨痛苦和焦慮情境時,會主動進行思考、感覺及行為,來減輕痛苦和焦慮,即嘗試錯誤學習。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學習理論英文關鍵字:learning theory 參考資料吳青山著。學校效能研究,1998年二版,頁84-85,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