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49.99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嚷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聲呼喊、吵鬧。如:「他嘴裡嚷嚷些什麼呀?」
大聲嚷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聲喊叫。如:「在醫院裡要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嚷嚷。」
紛紛嚷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群紛亂。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折:「俺在這看街樓上,看那街市上往來的那人紛紛嚷嚷。」也作「紛紛攘攘」、「紛紛穰穰」。
嚷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喧鬧、紛亂的樣子。如:「外邊鬧嚷嚷的,發生了什麼事?」也作「鬧穰穰」。
嚷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說好事而不實行。如:「與其整天賣嚷嚷兒的,不如踏踏實實做幾件好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嚷嚷」條。
劍拔弩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莽急召劉歆等入朝。盤問後,下令將劉歆等叛臣下獄。董忠欲拔劍自殺,這時侍中王望看到這種情形,就大聲嚷嚷說:「大司馬要造反了!」於是董忠馬上就被護衛殺死。因為董忠是輔國重臣,王涉是王莽叔父王根之子,劉歆則是與王莽有幾十年情誼的舊臣,因此王莽不願讓此事傳開,導致內亂。所以當其他將領率領大軍趕至時,大批兵士都拔出劍,弓也上弦,形勢十分緊張。更始將軍史諶告訴大家說:「大司馬董忠得了急性的瘋病,已經把他殺了,現在沒事了,大家可以收兵了。」眼見董忠已死,劉歆、王涉也只有自殺,這場密謀已久的兵變也就這麼失敗了。後來「劍拔弩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形勢緊張或聲勢逼人。 + 南朝梁.袁昂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依次排列成行的事物。宋.程垓〈烏夜啼.牆外雨肥梅子〉詞:「春盡難憑燕語,日長惟有蜂衙。」明.高濂《玉簪記》第一四齣:「蜂衙蝶陣,鬧嚷嚷也都只為著傷春。」
正中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鄧九公本就嚷嚷了半天,聽了這話,正中下懷,忙說很好。」 2.語譯 正,恰好。指正好符合自己的想法。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不謀而合 相反詞 事與願違 5.例句 他的目的就是要離間大夥的感情,你們一吵,他正中下懷。
裝腔作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故作姿態,若有其事地胡說八道,顛倒是非!」戲文中的「那廝」是指柳胡,他懷疑孫家兄弟殺了人,故意大聲嚷嚷著要告官,目的是希望他們花錢消災,而他可以從中獲利。由於自以為捉住了孫家兄弟的把柄,所以柳胡氣焰囂張,「粧模作勢」地故意擺出高姿態以恫嚇對方。後來「裝腔作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故意裝出某種腔調或姿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