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孔子四大教育要目:文、行、忠、信。《論語.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詩、書、禮、樂。《禮記.王制》:「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3.婦德、婦言、婦容、婦幼。《文選.干寶.晉紀總論》:「而其妃后躬行四教。」也稱為「四德」、「四行」。
4.佛教用語。中國佛教天台宗的判教學說。(1)從釋尊說法的內容分成:三藏教、通教、別教、圓教四種,合稱為「四教」或「化法四教」。(2)從釋尊說法的方式分四:頓教、漸教、祕密教、不定教四種合稱為「四教」或「化儀四教」。兩種合稱為「八教」。《四教義》卷一:「今所立義意異前規,故略撰四教門,用通大師漸、頓、祕密、不定之蹤。」
孔門四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門四教」是指文、行、忠、信等四項孔子教學的重點。〔論語.述而〕記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是指詩、書,禮、樂等典籍學術的探討;行是指具體的道德實踐;忠、信則是誠懇、盡己和誠實等心性修養。文與行是外在的學習和修鍊,忠與信則是內在的品性涵養。孔子曾說:「博學於文,約之以禮。」這是文與行之學。又孔子曾勉勵子張要「主忠信,徙義」。曾子也自勉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可見忠、信是孔門教育的重點。合文、行、忠、信,正是兼顧了內在與外在、知識與品性的教育,可見孔子教學是平衡而不偏頗的。
樂正四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正是樂官之長,掌國子之教,高尚其術以作教,是國學的總教官。四教指詩書禮樂,為人修德之路,故稱四術;在教學上則稱四教。見[禮記.王帝制]:「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王大子、王子、群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適子、國之俊選,皆造焉,凡入學以齒。」這是說在國學裡的學習者不論身分貴賤,但以年齡長幼為序,都是教育的對象。順先王指遵循先王之道。而詩書禮樂四教按時序有輕重分量之不同。孔穎達[禮記注疏]即認為:「術是道路之名,詩書禮樂,是先王之道路;秋教禮,春教樂,冬教書,夏教詩,……今交互言之,明四術不可暫時而闕,但視其陰陽以為偏主耳。」王夫之[禮記章句]則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四位。大寫作「肆」,阿拉伯數字作「4」。
數目是四的。如:「四壁」、「四個人」、「四本書」。
次序是第四的。如:「四品官」、「四更天」。
四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婦德、婦言、婦容、婦功。見《周禮.天官.九嬪》。《文選.范曄.後漢書皇后紀論》:「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也稱為「四教」、「四行」。
智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朝陳、隋時代的一位高僧。俗姓陳,字德安,荊州華容(今湖北潛江西南)人。中國佛教天台宗四祖。也是實際的創始者。十八歲投湘州果願寺法緒出家,二十三歲拜慧思為師,修習禪法,證得法華三昧。並廣弘教法,創五時八教的判教,發明一念三千,圓融三諦的思想,成立天台宗的思想體系。隋文帝授予「智者」之號。世稱「智者大師」。著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各二十卷及《四教義》等傳也,生前度僧四千餘人,傳業弟子三十二,以灌頂、智越等最著名。
詩書禮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先秦的《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四部儒家的經書。《禮記.王制》:「樂正崇四術,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後來禮部又加上《周禮》、《禮記》。清.朱彞尊〈文水縣卜子祠堂記〉:「詩、書、禮、樂,定自孔子,發彿騛句,始于子夏。」
阿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鼻地獄的簡稱。參見「阿鼻地獄」條。隋.智顗《觀心論》:「三輪四教從情釋,不肯相遂入阿鼻。」
四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四種德行:(1)指孝、忠、信、悌。《呂氏春秋.先識覽.正名》:「尹文曰:『今有人於此,事親則孝,事君則忠,交友則信,居鄉則悌。有此四行者,可謂士乎?』」(2)指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傳》:「女有四行,一曰婦德,二曰婦言,三曰婦容,四曰婦功。」也稱為「四德」、「四教」。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