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8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書集義精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元 劉因 撰 元至順元年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刊本   劉因,保定容城人,生於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卒於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四十五。劉氏於南宋滅亡後,深居簡出,常愛諸葛武侯「靜以備見」的名言,乃言其住處為「靜修」。元蘇天爵所寫的〈靜修先生劉公墓表〉對劉氏的一生總評說:「氣清而志豪,才高而識正,道義孚於鄉邦,風采聞於朝野。」劉因人品的高尚,受到時人的敬重,所以他撰作的《四書集義精要》一書由官府出資予以刊印。此書版框高27.9公分,廣20.3公分,書版寬大,是古書中少見的例子,而其字體,完全仿當日流行的趙孟頫體,並且極為靈活神似,可以看出參與出版的書手及刻工,都是極為優秀的人選。這部元刊本可貴之處,不僅止於刊雕精緻而已,後世未見翻刊、流傳稀少,使它更有價值。明內府曾經收藏此本,但張萱《內閣書目》著錄時說「十三本不全」,可知當時已為殘帙。清代修纂《四庫全書》,依據兩淮鹽政採進本謄錄的《四書集義精要》也是殘本,只有二十四卷,去全書三十六卷,還差約三分之一左右。四庫館臣不因它是一部殘本,猶予收錄,必然是看重劉因著作的學術價值,以及愛惜善本秘笈的緣故。   據書中藏書印記考知,院藏此帙原為明周九松舊藏,然而如何進入宮內,由於《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後編》並無記載,故不得而知。但從各地藏書記錄上還未發現有收藏的情況,推知今日寰宇間,此書存世完整者僅此一部,寶貴當不難想見。
四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朱熹取《禮記》中的〈大學〉、〈中庸〉二篇,合以《論語》、《孟子》,稱為「四書」,並為之章句集注。也稱為「四子書」。
四書集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書集注〕是朱熹著述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部著作。朱熹在三十歲到五十歲期間,未任官職,僅領祠祿;在此期間,他主要從事的就是講學和寫作,先後在建陽天湖寒泉塢建寒泉精舍,在武夷山五曲建立武夷精舍,並完成了〔西銘解義〕、〔太極圖說解〕、〔伊洛淵源錄〕、〔論語集注〕、〔孟子集注〕等著述。其後,又陸續完成〔大學章句〕與〔中庸章句〕。
  朱熹在漳州時,首次將〔大學章句〕、〔中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合刊成一書,即〔四書集注〕,流傳至今。此書在南宋後期已成為各級學校必讀的教材;元、明、清三代科舉應試更都以朱注〔四書〕為教範,以此,四書幾乎取得了高於五經的地位。
  ...
四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種女訓書的總稱。清康熙時王相編纂。包括漢班昭的《女誡》七篇,唐宋若昭的《女論語》二十篇,明成祖仁孝文皇后的《內訓》二十篇,以及王相母親劉氏所撰的《女範》十一篇。
四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股文的別名。參見「八股文」條。
〔女四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四書〕,由明末王相編輯時存女教書而成;並自作注。全書內容包括:漢班昭所撰〔女誡〕、唐宋若莘所撰〔女論語〕、明成祖后徐氏所撰〔內訓〕及王相母劉氏所撰〔女範捷錄〕四種女教書。
四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書類為歷代書目「經部」中的一個類別,或稱論語類、或稱語孟類,收錄與四書有關的書籍。
  先是〔七略〕及〔漢書藝文志〕中設立論語類,收錄有關〔論語〕的著作。那時〔孟子〕諸書尚在諸子略儒家類中。而四書的觀念尚未出現。〔大學〕、〔中庸〕仍附屬在〔禮記〕中。
  〔隋書經籍志〕承襲了漢代的分類法,經部中設論語類,〔孟子〕諸書仍在子部儒家類中,幾部討論〔中庸〕的書仍附屬在經部禮類中。稍有差異的,是〔隋書經籍志〕把未獨立成類的〔爾雅〕及〔五經總義〕諸書附載在論語類內,不過歷代書目中僅此一例,可略而不論。
  〔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冊的著作。如:「書本」、「書籍」、「圖書」、「教科書」、「線裝書」、「百科全書」。
信。如:「家書」、「書信」。
文件。如:「證明書」、「申請書」。
寫。如:「書寫」、「振筆疾書」。
字體。如:「楷書」、「草書」、「行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四位。大寫作「肆」,阿拉伯數字作「4」。
數目是四的。如:「四壁」、「四個人」、「四本書」。
次序是第四的。如:「四品官」、「四更天」。
刻舟求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8.《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六回:「猜謎不能這等老實,總要從旁面著想;其中虛虛實實,各具神妙;若要刻舟求劍,只能用朱註去打四書的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