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四種佛弟子。即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妙法蓮華經》卷一:「文殊當知,四眾、龍神,瞻察仁者,為說何等。」(2)四種出家人。即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十誦律》卷一一:「我教化四眾疲極,令諸比丘當教誡比丘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多。如:「眾多」、「眾生」、「眾人」、「眾星拱月」。
許多人。如:「大眾」、「觀眾」、「眾口爍金」、「眾叛親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四位。大寫作「肆」,阿拉伯數字作「4」。
數目是四的。如:「四壁」、「四個人」、「四本書」。
次序是第四的。如:「四品官」、「四更天」。
美輪美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宋.釋居簡〈彰教法堂記〉:「豫章西山碧雲菴四明如潔。落成之日,四眾聳瞻,謂余為能,殆不知余方將謝不能也。噫!美輪美奐兮,固非余心,初所由志,危而不持,顛而不扶,盍亦求!」
打草驚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狼狽後,打草蛇驚,亦不敢放手做事耳。」 03.《景德傳燈錄.卷一三.汝州首山省念禪師》:「問:『四眾圍繞,師說何法?』師曰:『打草蛇驚。』」 參考詞語︰驚蛇打草注音︰ㄐ|ㄥ ㄕㄜˊ ㄉㄚˇ ㄘㄠˇ漢語拼音︰jīng shé dǎ cǎo釋義︰猶「打草驚蛇」。見「打草驚蛇」條。 01.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二九齣》:「怕驚蛇打草愁將集,亡猿禍木災還及,側耳聽,停鞭立。」
冤家路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口,嘗出滋味,正欲下手擒拿,他卻走了。今日還在此間,正所謂『冤家路兒窄』也!」那國王聞言發怒,欲誅四眾。 〔注解〕 (1) 不期:不料、意想不到。 (2) 哄瞞:欺騙、隱藏事實的真相。
非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佛教稱天龍鬼神等為「非人」,即異物之意。《妙法蓮華經》卷七:「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
冤家路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口,嘗出滋味,正欲下手擒拿,他卻走了。今日還在此間,正所謂『冤家路兒窄』也!」那國王聞言發怒,欲誅四眾。 〔注解〕 (1) 不期:不料、意想不到。 (2) 哄瞞:欺騙、隱繚鶳實的真相。
優婆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語音譯。指受五戒的在家女性佛教徒。《大智度論》卷四:「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是聲聞道。」也作「鄔波斯迦」。
打草蛇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打草驚蛇」。見「打草驚蛇」條。01.宋.鄭文寶《南唐近事》卷二:「王魯為當塗宰,頗以資產為務。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於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虵(蛇)驚。』」(源)02.宋.朱熹〈答黃仁卿書〉:「所示劄子,語簡意足,李倉必須留意;但恐見黃商伯狼狽後,打草蛇驚,亦不敢放手做事耳。」
03.《景德傳燈錄.卷一三.汝州首山省念禪師》:「問:『四眾圍繞,師說何法?』師曰:『打草蛇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