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0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所蒙受的恥辱。《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傳》:「今天下崩亂,主上蒙塵。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國恥。」
五九國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羞辱的事。[例]國恥、奇恥大辱、引以為恥
義憤填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憤氣填胸注音︰ㄈㄣˋ ㄑ|ˋ ㄊ|ㄢˊ ㄒㄩㄥ漢語拼音︰fèn qì tián xiōng釋義︰猶「義憤填膺」。見「義憤填膺」條。 01.唐.趙元一《奉天錄.卷三》:「築壘清野,秣馬訓兵,憤氣填胸,誓雪國恥。」 參考詞語︰憤氣填膺注音︰ㄈㄣˋ ㄑ|ˋ ㄊ|ㄢˊ |ㄥ漢語拼音︰fèn qì tián yīng釋義︰猶「義憤填膺」。見「義憤填膺」條。 01.《舊唐書.卷一七.文宗本紀下》:「我每思貞觀、開元之時,觀今日之事,往往憤氣填膺耳。」 02.清.俞樾《右臺仙館筆記.卷三.秦娘》:「何物婢子,如此倔強,令人憤氣填膺!」 參考詞語︰激忿填膺注音︰ㄐ| ㄈㄣˋ ㄊ|ㄢˊ |ㄥ漢語...
時不我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間不等待我們。比喻錯失時機,後悔莫及。《文選.嵇康.幽憤詩》:「實恥訟免,時不我與。」北周.庾信〈周使持節大將軍廣化郡開國公丘乃敦崇傳〉:「方欲討論國恥,伸雪家冤,橫尸原野,是所甘心,時不我與,先從朝露。」也作「歲不我與」。
一決雌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焦袁熹《春秋闕如編.卷二.莊公九年》:「春盟於蔇,夏而伐齊,不應到此,便爾退兵,故有乾時之戰,猶欲一決雌雄。積弱之魯,竟復不支,雖重為國恥,策書之文,不得而諱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洗、洗刷。《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那件汙穢的衣服,我叫丫鬟湔洗乾淨了還你罷。」《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紀二》論曰:「欲張撻伐,以湔國恥。」
白居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敢諫,為執政者所忌。元和十年,藩鎮李師道、不承宗遣人到長安刺殺宰相武元衡。白居易上疏請急捕賊,以雪國恥,為執政者所惡,以莫須有的罪名貶江州司馬。自此淪落天涯,悲憤悒鬱。元和十三年十二月,白居易遷忠州刺史,政治上有了轉機。他吸取過去的教訓,採取明保身、隨遇而安的處世態度,並從此心向佛、道。長慶元年(821),任尚書主客郎中,知制誥,又轉上柱國,可謂官運亨通。為避免捲進政治鬥爭漩渦,他請求外遷,先後任杭州、蘇州刺史。在杭州任上,他疏理六井、築堤蓄水,以利灌溉。離任之時,他還將治水要領寫成《錢唐湖石記》,刊於石上,使繼任者知...
含垢忍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忍受恥辱。唐.陳子昂〈謝衣表〉:「未雪國恥,所以含垢忍辱,圖死闕庭。」也作「含垢忍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