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1.90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土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將屍體放入棺材,埋在土中的葬法。《南史.卷七八.夷貊列傳上.海南諸國》:「死者有四葬:水葬則投之江流,火葬則焚為灰燼,土葬則瘞埋之,鳥葬則棄之中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上的沙、泥混合物。如:「泥土」、「沙土」、「黏土」。
土地。如:「寸土寸金」。
疆域。如:「國土」、「領土」。
國、鄉。如:「故土」、「吾土吾民」。
本地的。如:「土產」、「土話」、「土風」、「土生土長」。
不合潮流的、閉塞不通的。如:「土裡土氣」、「土頭土腦」。
古老流傳的、民間沿用的。如:「土法煉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屍體掩埋、處理的方式。如:「土葬」、「海葬」、「火葬」。
棺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殮屍體的木製器具。[例]人死之後,無論火葬或土葬,總要先有一具棺木,盛殮遺體。
瘞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埋葬,埋屍土中。《南史.卷七八.夷貊傳上.海南諸國傳》:「土葬則瘞埋之,鳥葬則棄之中野。」
鳥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死後將其屍體掛於樹上或棄於荒野,以供鳥啄食的葬法。《南史.卷七八.夷貊傳上.海南諸國傳》:「死者有四葬:水葬則投之江流,火葬則焚為灰燼,土葬則瘞埋之,鳥葬則棄之中野。」
水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土葬、火葬
土家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土家」或稱意即本地人。主要分布於大陸地區湖南西部和毗鄰的湖北西南部。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兼用漢語及苗語。由於居住山區,擅長開闢梯田,也種植油桐。信仰多神,崇拜祖先。傳統行火葬,後受漢族影響,亦行土葬。因與苗、漢雜居,故文化、生計都受到影響。
布朗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於大陸地區雲南西南部一帶西雙版納、臨滄、思茅一帶。語言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布朗語支,不少人兼通傣語。主要以務農為生,採火耕方式,種植旱稻、棉、茶等。未婚青年男女在十五歲左右以炭灰相互染齒,作為成丁禮。婚後一般有為期三年的望門居,女子生育後才從夫居。人死用竹棺土葬
怒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於大陸地區雲南西北部怒江、瀾滄江兩岸。操怒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有三種方言,又大多兼通獨龍、傈僳語。文字使用漢字。以農業為生。家庭行一夫一妻制,流行轉房制度。婦女地位低。早期信仰崇拜原始圖騰,後亦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土葬,不用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