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在來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稻米類型之一。屬於秈稻型的稻米。臺灣早期由中國大陸引入秈稻品種,日治時代由日本人引進粳稻品種。為了區別起見,改良後的秈稻品種稱作「在來米」;改良後的粳稻品種則稱作「蓬萊米」(hông-lâi-b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去」相反。如:「來人」、「往來」、「來日方長」、「來來去去」。
表有餘或不足,常用於量詞或數詞之間。如:「十來歲」、「三十來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於、處於。如:「在職」、「在任」、「在位」。
存、存活。如:「健在」、「青山長在」、「精神永在」。
依靠、決定。如:「事在人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副詞。表示動作正進行中。如:「正在」、「我在聽音樂。」、「奶奶在看電視。」
介詞。放在時間、處所、範圍的前面:A>表示時間。如:「他喜歡在晚上看書。」B>表示處所。如:「老師在黑板寫字。」C>表範圍。如:「在心理學方面,他是個專家。」
與「所」連用,表示強調。如:「在所不惜」、「在所不辭」、「在所難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去皮殼的穀類植物的種子或果實。如:「白米」、「稻米」、「糯米」、「小米」、「糙米」、「花生米」。
成粒似米的東西。如:「蝦米」。
量詞。用於計算長度的單位。即公尺。一米等於一百公分。如:「百米賽跑」。
部首。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稻米類型。葉片較寬大且長,色淡綠,莖稈較高。穀粒呈細長或扁形,穎上細毛少而短,米飯煮起來較為乾硬。秈稻一般學術上稱為「印度型稻」,其直鏈性澱粉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臺灣俗稱的「在來米」,即屬於秈稻類型的米。
碗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間小吃。將在來米粉與滾水攪拌均勻,加入豬油、香菇、豬絞肉、紅蔥頭、蝦米等餡料,放入鍋內蒸製而成。
粿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臺灣式的粽子。做法是以在來米磨成的粉末與少量糯米粉摻水拌成糊狀,中間填餡,用粽葉包裹,以水煮熟即可食用。餡通常有肉丁、蝦米、紅蔥頭等。
發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食品。用在來米粉、麵粉等發酵蒸製而成。也可加上糖、紅棗等。民間常於春節祭祖時用之,以示大發好運。
蓬萊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一種稻米類型。屬於粳型的稻米。日本人占領臺灣期間,在臺灣生產粳型稻米內銷日本,為了和臺灣原有的在來米及日本原產的內地米區別,特命名為蓬萊米。蓬萊米因屬粳型,故直鏈性澱粉含量較低,煮後的米飯黏性高而軟,另適合製成米果、餅乾、寧波年糕等。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