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275 ms
共 6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培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長期依照一定的目標加以策劃和訓練。如:「培養人才」、「培養信心」、「培養讀書風氣」。
2.照料。《紅樓夢》第五三回:「晴雯此症雖重,幸虧他素昔是個使力不使心的,……如今勞碌了些,又加倍培養了幾日,便漸漸的好了。」
3.以人工方法在培養基上培育微生物或動、植物的細胞或組織。英文為culture。
|
穿刺培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一種將菌株接種到固體培養基深處的培養方式,以鐵線或接種針取菌,垂直刺入固體培養基中,菌則會分布在鐵線刺入的途徑上再進行培養,厭氧性細菌以本法培養時,在瓊脂培養基(agar)內可顯示其生長特性,有呈現樹枝狀、串株狀、刺毛狀、絲狀、梭狀、羽毛狀、根狀及絨毛狀生長;而於明膠瓊脂(gelatin)內,呈火山口狀、漏斗狀、蕪菁狀、囊狀及層疊狀生長。圖形如下:(戴佛香、陳吉平,最新微生物學辭典,1987)
|
EMB培養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紅甲烯藍(eosin methylene blue)的培養基,會使大腸菌E. coli在其上形成綠色金屬光澤之菌落,用於糞便大腸菌(fecal coliform)之完成試驗。環境工程上對糞便大腸菌的鑑定或計數有三個步驟:第一為以乳醣產氣試驗進行初步篩選,第二為針對腸內菌特性,在培養基中加入膽鹽,以抑制其他非腸內細菌的試驗,稱為確定試驗(confirm test),最後步驟則將確定試驗之陽性反應的菌株接種到EMB培養基上,若是糞便大腸菌,則會在其上形成綠色金屬光澤,為完全試驗步驟之一。[APHA, 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
|
複雜培養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培養基的組成分並不十分清楚或其成分會改變者,如含有酵母抽出物(yeast extract)之培養基稱為複雜培養基。由於酵母抽出物為一複雜的混合物,無法一一指出其確實所含的成份。蛋白腖(peptone)是由蛋白質濃縮或酵素分解後產生的一群水溶性的含蛋白質物質與胺基酸。培養基中蛋白腖常為氮源,酵母抽出物常為維生素的來源。培養基若含有這種化合物則稱為複雜培養基。(參見『確定培養基』(defined medium))。
|
劃線培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藉接種環或其他器械,將細菌接種至培養基的一種培養方法,可用來保存菌種,通常接種於瓊脂(agar)斜面上,接種後之菌種於瓊脂斜面上生長可能會形成絲狀、刺毛狀、滲透狀、串珠狀、瀰漫狀、羽毛狀、樹枝狀、根狀…等不同的生長特徵(如下圖所示),此法除可接於瓊脂斜面上之外,尚可以在平板培養皿內進行,但是此時其目的變成分離菌種而非保存菌種。【P. Singleton and D. Sainsburg, Dictionary of Microbiology, 1978;戴佛香、陳吉平,最新微生物學辭典,1987】
|
倒碟培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細菌培養法的一種,乃將接種微生物與溫度介於45~48℃間之熔融瓊脂(agar)或其他培養介質於無菌平板培養皿(petri dish)內混合,使成均勻散佈,待瓊脂硬化後,放於適當溫度下培養。倒碟法可用來計算菌數,細菌在瓊脂表面或內部長成菌落,每一個菌落可視為由一個細菌發育而成。倒碟法因受氧氣傳輸限制的影響並不適用於絕對好氧菌的計數,通常只用於計算微好氧性或絕對厭氧菌的數目。在計算厭氧菌數時,需要添加還原劑,例如:硫甘醇酸鈉(sodium thioglycollate)來消耗培養基中的氧氣,維持厭氧狀態,因此即使在好氧條件下培養,絕對厭氧菌仍能在培養基內生長。[1.P. Singleton ...
|
Endo培養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培養基,可維持大腸菌屬細菌存活,而培養基中含有亞硫酸鈉,可抑制革藍氏陽性菌的生長,一般應用於大腸菌的濾膜計數法,大體上常用的有M-Endo培養基及LES-Endo培養基兩種。通常係將100毫升的水樣通過0.45微米孔隙的濾膜後,將濾膜置於Endo培養基上,在35℃下培養20-22小時後,配合適當的鑑定配方,可計算出大腸菌數。[Atlas, R.M., Microbiology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1988; APHA, 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and Wastewater, 1...
|
純種培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只含有一種細胞的培養物稱為純種培養。將一個細菌細胞放入已經滅菌含有生長所需營養的環境中,使之分裂繁殖出許多細胞,這些細胞便擁有相同的遺傳物質,這是純種培養。由於環境中細菌是混雜狀態,想要得到純種培養可以利用劃線培養或抹碟法得到單一種細菌,重複數次,可得到純種培養。
|
培養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玻璃或塑膠製的實驗器具,用以培養細胞。
|
鑑別培養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細菌培養基的一種,培養基中為特殊目的而加入某種物質,生長於其上之細菌因此物質之加入,可立即產生特殊的改變或反應,因而可與其他的細菌加以區別。如:EMB(eosine-methylene blue)洋菜培養基主要用以分辨腸內細菌。指示劑甲烯藍是抑制格氏陽性菌之生長,eosine則隨著培養基之酸鹼度而改變,當腸內細菌如E.coli等利用培養基中之乳糖醱酵,而產生酸時,eosine會從無色變成黑色或使菌落呈綠色金屬光澤。(T.D. Brock et al. (ed.),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7th ed, 1994)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