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夙世因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世的姻緣。《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聞經聽法,種植善根;又且得見丈夫,夙世因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沿、循。如:「緣木求魚」、「緣溪而行」。
原因、由來。如:「緣故」、「緣由」、「緣起」。
人與人或事物之間遇合的機會。如:「因緣」、「緣分」、「有緣千里來相會。」
人與人之間情意相投的情分。如:「投緣」、「很有人緣」。
事物的邊沿。如:「邊緣」、「桌緣」。
化緣:佛教中指僧尼向人乞求布施。如:「那位師父沿街化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晨。如:「夙夜匪懈」、「夙夜在公」。
舊有的、過去的。如:「夙願」、「夙性」、「夙昔」、「夙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代。三十年為一世。如:「世世代代」。
上一代即有的。如:「世交」、「世仇」。
世界、世間。如:「問世」、「傳世」、「世事難料」、「舉世無雙」。
量詞。用於計算一生、一輩子的單位。如:「七世夫妻」、「三生三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緣故、事情的原由。如:「原因」、「起因」、「前因後果」、「事出有因」。
由於某種緣故。如:「因為」、「因故」、「因小失大」、「因公出差」、「艱困的生活因而改善。」
順應。如:「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因陋就簡」。
承襲、沿用。如:「因循」、「因襲」。
因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機會。《史記.卷一○四.田叔傳》:「少孤貧困,為人將車之長安,留,求事為小吏,未有因緣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五:「就是因緣了,時辰未到,要早一日,也不能夠。」
2.緣分。如稱夫妻婚姻結合為「因緣」。
3.佛教根本理論之一。指構成一切現象的原因。因指主因,緣謂助緣。佛教以此說明事物賴以存在的各種因果關係。《中論》卷一:「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4.依此、據此。《漢書.卷二二.禮樂志》:「今幸有前聖遺制之威儀,誠可法象而補備之,經紀可因緣而存著也。」
因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原因。《大宋宣和遺事.元集》:「付吏張大年勘問因由。」《紅樓夢》第四八回:「若有提起因由的,你只帶口說我帶了你進來作伴兒就完了。」
2.理由、借口。《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九出》:「我待去它家走一遭,又無因由。真個是眉頭一點愁。」元.曾瑞《留鞋記.楔子》:「他把這脂粉作因由,……我見他趨前退後。待言語卻又早緊低頭。」
3.因緣。《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向莊生指出夙世因由,那莊生原是混沌初分時一個白蝴蝶。」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