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71.42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西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洋名。介於美洲與歐洲、非洲之間,北通北極海,南接南極海,面積約八千二百萬平方公里。和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北極海)、南冰洋(南極海)合稱五大洋。
大西洋(Atlantic Ocea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西洋航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聯絡北大西洋東西兩岸的航線。目的是使北美東部和歐洲取得海運和空運的來往,是世界最繁忙的一條航線。約位在北緯四十度至五十度間,倫敦和紐約為此航線兩端的最大商港。
大西洋公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四九年四月四日,美、英、法、加拿大、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挪威、丹麥、冰島、義大利、葡萄牙等十二個原始締約國所訂立的公約,後有希臘、土耳其、西班牙、德國……等十六國相繼參加,共計二十八國。其目的是針對獨立國協共產勢力實行集體防禦政策,該條約的第五條款規定,任何締約國受到武裝攻擊,即視為對全體締約國的武裝攻擊,必須共同抗禦和支援。但這項條款一直到冷戰結束都沒有被動用。
大西洋憲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四一年八月十四日,羅斯福、邱吉爾在大西洋美軍軍艦會談後,發表兩國共同宣言,美國當時尚未參戰。全文分八項,主要包含反對侵略、尊重各國人民選擇其政府形式的自由與未來建立全面性安全體系的願望等。
大西洋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六世紀歐洲的海外探險和拓殖,使得大西洋沿岸國家取代了地中海周圍的勢力,成為左右歐洲的主要力量,史稱為「大西洋時代」。
大西洋火體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yrosoma atlanticum (Peron, 1804)
群體一般長100公釐起,最大可達200公釐,表面有許多尖尖的突起物,入水口位於頂端,個體長2.5~3公釐,精巢位於消化器官之腹側,形細長,約12~15葉,活體呈橘紅色。
廣泛分布於各大洋,尤以太平洋最多。
營漂浮自由生活,群體的大小會隨著個體的大小而改變,有許多亞種及變種。
無。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尾索動物亞門(Subphylum Urochordata)
海桶綱(Class Thaliacea)
火體蟲目(Order Pyrosomida)
大西洋洋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北大西洋的暖流,自北美墨西哥灣往東北流,可達北極海。水溫特高,流速亦強,溫暖的海水使地處高緯度的北歐沿岸,海水冬不結冰,當地居民因而得以利用此洋流靠海為生。
大西洋公約組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四九年四月四日所成立的一個組織。目的在抵抗前蘇聯共產勢力,共同防衛西歐安全。英文簡寫為NATO。簡稱為「北約」、「北約組織」。蘇聯解體後,北約成為一個地區性防衛協作組織。
大西洋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於西元一九九○年所提出的美、歐新關係的構想。由美國總統布希在任內與國務卿貝克共同提倡,主要在以平等地位和歐市合作處理國際事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