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9.61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度的舊稱。參見「印度共和國」條。
天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豚鼠的別名。參見「豚鼠」條。
天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眼小,直徑較吻長短。沒有側線。 前鰓蓋骨略呈鋸齒狀。主上頜骨長,向後延至眼睛後緣。體被圓鱗,鱗大,但頰部裸露。和擬天竺鯛屬(Pseudamia)的種類相似,但沒有鼻孔瓣膜。D. VI-I,8;A. II,8; P. 15-17;Ll. 23-24; Pred.S. 5-6;GR. (1)3+1+7;HL. 3.07- 3.18;BD. 4.6-5.29 in SL;ED. 5.47-6.12;SnL. 3.54-3.86;IS. 4.76-5.43 in HL。體透明無色,鰭亦透明。
庫氏天竺鯛(大麥側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pogon cookii (Macleay, 1881)
亦俗稱大目側仔,頭部較一般魚之比例稍大些,魚體也較為延長,體側扁,具有黑褐與白色相間的縱紋,尤其是第三條縱帶在尾柄處,會形成一個較明顯之黑斑。第一背鰭與腹鰭色稍暗;第二背鰭基部上方之狹帶雌魚較窄,而雄魚的則呈色較黑。該狹帶高度約在鰭高1/3處。一般成熟體長約12公分左右。
印度至太平洋海域。全台灣沿岸珊瑚礁區,尤其以墾丁地區最常見。
庫氏天竺鯛屬夜行性魚類,棲息於較淺海之珊瑚礁海域,白天成熟的雌魚大多單獨躲於岩礁洞穴或礁隙中,具領域範圍,岩礁洞穴中只會有1尾較大的庫氏天竺鯛存在,但其中亦容許1~2尾同種幼魚與它同一棲所,一般而言大部分之幼魚在白天通常會成群躲藏於很淺的大礁石旁。成魚於夜晚游出洞穴,於礁砂混合區以底棲甲殼類為主食,是相當貪食之肉食性魚類。春夏兩季為繁殖期,此時各自尋找伴侶,且成對同住於一礁洞中,黃昏之際開始求偶交配,交配期間雌雄魚會因受賀爾蒙刺激而於背鰭出現明顯之婚姻色,母魚將受精卵產於雄魚口中,由雄魚口孵,為期約6~7天,口孵期間雌雄同住一穴,雄魚深居簡出,由雌魚負責警戒,直至小魚孵化為止。
無經濟食用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天竺鯛科(Family Apogonidae)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天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香葉草科天竺葵屬,多年生草本,莖強壯,多肉質。葉具長柄,呈圓心臟形,葉與莖均被短絨毛,有異味。夏日開花,繖形花序總梗長五至二十公分,多花。花期長,花色有白色、紅色、粉色等。為觀賞用植物。原產於南非。
天竺鯛(大麥側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habdamia gracilis (Bleeker, 1856)
此屬魚體高較窄,第一背鰭具6~7根硬棘,軟條9~11;臀鰭軟條12~13,側線完全;體被圓鱗;上主上頜骨缺如,具發光器。尾柄及尾鰭上、下葉頂端或有黑點出現;魚體前半部為發亮的銀白色,為臟器所在;具發光器,後半部為透明微帶玻璃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脊椎骨。與另一種燕尾天竺鯛長相類似。
印度到西太平洋區之岩礁海域,從東非到馬紹爾,北從琉球到新幾內亞,在台灣南北都有發現。
天竺鯛屬夜行性魚類,白日大群且密集的成群出現在礁岩的陰暗處或礁簷下方,尤其以獨立礁為最常見,魚群數量可以多到上千萬。晚上則四下分散,至外海水層中以浮游動物為主食。6~7月為其生殖季,大群天竺鯛於獨立礁附近水層中互相配對出現,並由雄魚進行口孵的護卵行為,其間雄魚偶爾會張口用力喘氣以促進氧氣循環,避免口中的受精卵缺氧而死亡。口孵其間雄魚停止進食7~8天,直至小魚孵化為止。
體形太小,偶爾被漁民撈捕到,都以下雜魚處理,無任何經濟食用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天竺鯛科(Family Apogonidae)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天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枝光滑。葉近對生或互生,長橢圓形至長卵形,先端銳尖,基部鈍,下表面初粉白色,而後綠色,光滑,3出脈。果橢圓形。

天竺樂(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種類名稱。隋(西元581∼西元618)「七部樂」、「九部樂」之一。唐(西元618∼西元907)「九部樂」、「十部樂」之一部。屬儀式舞蹈。起自前涼張重華(西元346∼西元353)據有涼州,重四譯來朝,進貢男伎,始有「天竺伎」及其樂。樂器有:鳳首箜篌、琵琶、五絃、笛、銅鼓、毛員鼓、都曇鼓、銅拔、貝等九種。歌曲有「沙石疆」,舞曲有「天曲」。樂工十二人,著皂絲布頭巾、白練襦、紫綾、緋帔。舞者二人,辮髮、朝霞架裟、行纏、碧麻鞋。架裟(即今之僧衣)。
《隋書.音樂志》、《舊唐書.音樂》、《新唐書.禮樂志》。
天竺鼠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竺鼠是心理學實驗研究中,常用來作研究觀察的對象,由於應用天竺鼠為研究對象在研究者操控各種變項時,可以迴避許多道德上的議題,所以用它們作實驗曾甚為流行,甚至「天竺鼠」一詞已成為研究操控對象的替用語。但在社會科學和教育的研究中,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人,以人作為實驗過程中操控和觀察的主體,除了必須考量一些倫理道德上的議題外,也必須思考受測者可能會因為對接受研究實驗的個別感受,而產生一些特別的反應,這也是所謂的「天竺鼠效應」。
  由於受試者覺得自己像一隻在實驗室裡的天竺鼠,對正在接受某種實驗處理,會產生一種特別的心理現象,而影響到在研究實驗中的反應或回答,最後導致研究結果的偏差,這種現象...
橫紋長鰭天竺鯛(大麥側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rchamia displus (Lachner, 1951)
本屬魚體形較高且較側扁,易與其它屬區分;但於幼魚期本屬魚體並不高,而是長大後才逐漸變高。本屬之另一特徵為臀鰭軟條超過12根,故臀鰭基底較長。魚體略帶棕黃色,前鰓蓋脊平滑,邊緣呈鋸齒狀。側線完全延長至尾鰭;具鋤骨齒。本屬魚胸腔及肛門附近具發光器,以螢光素化學反應方式發光。本種特徵為鰓蓋後緣之側線下方有一暗紅色卵圓形斑點,死後變為褐色。尾柄部有許多略黑的點密佈,尾鰭微凹;基部另有一不甚明顯之黑斑。
印度至西太平洋一帶之琉球群島、台灣、菲律賓和新幾內亞海域。台灣南部最常見。
本種魚喜成群棲息於低潮線之大洞窟或小洞穴中,於礁區之陰暗遮蔽處亦可見其群聚,或與它種天竺鯛混居,多以大群密集方式出現,入夜後則至沿岸水層中覓食浮游生物。雄魚亦有口孵之護卵行為。
無經濟食用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天竺鯛科(Family Apogonidae)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