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2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一種野蠶,為天蠶蛾的幼蟲。色綠,多瘤狀突起,繭亦呈綠色。其絲以醋延長之,可作釣絲。
姬透目天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成蟲前翅長約 75-90mm,為中大型的天蠶蛾科物種。雄蟲觸角密長雙櫛齒狀,雌蟲疏短雙櫛齒狀;體軀與翅身粉褐色;前翅寬而前緣近頂角1/2段向外彎,頂角稍呈鉤狀,雄蟲外緣中段明顯向內彎,雌蟲則較為平直,翅身於前緣近基部2/3段灰藕色與胸部頸片連成完整的線段,亞基線桃紅色而於近前緣1/4段呈不連續線段,中央圓形紋於中央圓形部位未披鱗片而呈透窗狀,其外側參粉紅色暈再依序由白線與粉紅色線段所圍,而後由褐色與黑線所框,中線隱約可見呈褐色,後中線呈粗黑色弧形線段;後翅圓寬,紋路近似前翅者,中央圓斑外邊框色調更深。
大綠目天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8-9mm;雄蟲觸角羽毛狀,雌蟲短雙櫛齒狀;頭部、胸部與腹部淡褐色,頸片灰色;前翅寬大,前緣近頂角1/4段圓弧向外彎,雄蟲外緣近頂角1/3段向內圓弧彎曲,翅身灰白色或灰褐色,基部至中段間參密集白色鱗,前中線呈深褐色平直斜線,中央眼斑淡橄欖褐色、外框黑色、中央具黑色小橢圓斑,後中線呈褐色直線暈帶,亞外緣縣呈強烈波曲狀,頂角端色調參粉紅白色,近前緣具有黑色橫向短斑,近外緣參桃紅細短斑;後翅主色淡褐色,近前緣1/4段參桃粉紅色,近外緣1/4段深褐色,前中線棕色於中段向內弧形彎曲,中央眼斑略似前翅者而中央黑色區塊較大,眼斑與外緣間具有三條波狀線紋,其分別色調由基側向外側由淺至深。
天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蠶所吐的透明絲。浸於醋中抽出後拉長,色如金,堅韌異常,可作釣魚線、手術縫合線等。
黃豹天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成蟲前翅長約 50-55mm,為天蠶蛾科中較常見的物種。雄蟲觸角密櫛齒狀,雌蟲呈短櫛齒狀,整體色彩為鮮濃的黃色調。前翅近頂角圓弧,於前緣近基部2/3段呈灰黑色,並與胸部頸片連成完整的線段,亞基線桃紅色鋸齒狀,中外線與亞外緣線分別為強烈波曲狀與齒狀,中央近前緣有一枚大圓斑,主要區塊呈橘色,外圈紅色,邊框為黑色;後翅外緣圓弧型,翅身紋路近似前翅,前中線近內緣1/3段為桃紅色。
紅目天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氏眉紋天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氏眉紋天蠶蛾Samia wangi原本一直被錯誤命名,直至2001年,Naumann & Peigler將台灣及中國東南部的族群發表為新種。觸角呈四櫛齒狀。體黃褐色,胸部及腹部前緣各具一白色帶。前、後翅淡紫棕色,近中央位置各有一眉狀斑紋,中間具白粉紅色前橫帶,其外側的翅色較淡,前翅近頂角處有一黑色圓斑。其幼蟲期共五齡; 成蟲出現於3~4月。寄主植物記錄為蓖麻、大葉釣樟、山桕、烏桕、樟樹、野鴨椿、香港饅頭果、桶鉤藤等。有關本種之描述主要引用Naumann &Peigler(2001)及王效岳 (1994) 所發表的文獻內容。
四黑目天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黑目天蠶蛾Eriogyna pyretorum pearsoni翅呈灰黑色,前、後翅近中央位置各有一枚黑色眼斑,各眼斑內有一圈黃色線圈,且各眼斑大小約略相等,此為本種名稱之由來。前翅中央處有兩條波浪狀黑線穿越,前翅基部呈黑褐色。後翅顏色遠淡於前翅,並有許多明顯白色區域。此外前後翅側緣皆有一白色帶。本種腹部有許多黑色短毛,雌蛾產卵時即將黑毛覆佈於卵粒作為遮護。本種為具有經濟價值之種類,原分部於江西、湖南、兩廣、福建、海南島及印度等地,日據時代引進台灣,在中部設立人工養殖場,以其絲絹製造釣魚線供銷國內外。39年停止人工飼養後,乃淪為台灣的野生蠶類。寄主植物為楓香Liquidambar formo...
眉紋天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蟲前後翅皆為淡褐色,由前翅1/2處至後翅2/3處有一連續的淡粉紅色帶紋。帶紋外側處較內側顏色為淺,前翅端具一黑色圓斑,前後翅中皆有一眉狀斑紋與粉紅色帶紋相連。
大透目天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體型大,色彩具有個體差異,雄蟲具有褐色型、赭色型,而雌蟲具有黃色型與土色型。前後翅各有一枚中央眼斑紋,中間部位翅面透明無鱗片,外緣分內部與外部有種顏色,後中線近乎直線,於近頂角處隨頂角弧度彎曲。近似種姬透目天蠶蛾的後翅後中線則為波狀。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