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失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痴癲。《國語.晉語二》:「君子失心,鮮不夭昏。」明.賈仲名《蕭淑蘭》第三折:「離魂魄,似失心,思昏沉悶圍愁浸。」
失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瘋癲。《金瓶梅》第七回:「你好失心兒,鳳凰無寶處不落!」也稱為「心風」、「失心風」。
失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瘋癲。《水滸傳》第三九回:「我和眾人來時,你便口裡胡言亂語,只做失心風便好。」《醒世恆言》卷一四:「女孩兒自入去了。范二郎在門前一似失心風的人,盤旋走來走去。」也稱為「心風」、「失心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臟:內臟之一。主管體內血液循環的器官。
思想、意念。如:「愛心」、「良心」。
腦海。如:「心思」、「心想事成」。
感情、情緒。如:「心情」、「心平氣和」。
物體的中央、內部。如:「圓心」、「掌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掉、遺落。如:「喪失」、「遺失」、「失而復得」、「失魂落魄」。
錯過、放過。如:「失之交臂」、「錯失良機」、「機不可失」。
找不到。如:「迷失方向」。
錯誤。如:「失誤」、「過失」、「言多必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脫離掌握。如:「失控」、「失足落水」。
違背、不合。如:「失信」、「失禮」、「失職」。
不稱心。如:「失意」、「失望」、「失志」。
改變,和常態不同。如:「失常」、「驚惶失色」、「痛哭失聲」。
患得患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陽貨》:「鄙夫可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形容人的得失心很重,在沒得到以前怕得不到,得到以後又怕失去。《宋史.卷二八三.王欽若傳.論曰》:「竦陰謀猜阻,鉤致成事,一居政府,排斥相踵,何其患得患失也!」
喪心病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別人說:「國君和叔孫婼恐怕快要死了!我曾經聽說過:『應該悲傷的時候卻歡樂,應該歡樂的時候卻悲傷,是喪失心性的舉動。』心的精神是魂魄,魂魄喪失了,怎麼能活得長久?」這裡的文獻原文就用了「喪心」一語。 「病狂」則見於《漢書.卷七三.韋賢傳》。扶陽侯韋賢有四個兒子,大兒子早逝,所以二兒子韋弘為爵位的繼承人。當韋賢病重時,韋弘正好被關在牢裡等待判決,族人問他誰是繼承人,他因為怨恨自己的兒子受罪而不肯說。於是他的門生義倩等人和族人假傳他的命令,上書朝廷說他的少子玄成是爵位繼承人。玄成接到父喪和繼承爵位的消息,但他知道這不是父親的本意,於是假裝生了瘋病,在床上大小便,任意發笑,胡亂說話。到了長安,等父親下...
鳳凰無寶處不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對自己無利可圖的事不做。《金瓶梅》第七回:「你好失心兒,鳳凰無寶處不落!」
醜態百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現出種種不雅觀的、有失身分體面的態度。《鏡花緣》第六六回:「得失心未免過重,以致弄的忽哭忽笑,醜態百出。」
平常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常持有的、不特別的心態。如:「以平常心面對挑戰,才不會有失常的表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