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失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迷途。《後漢書.卷二三.竇融傳》:「失路不反,聞道猶迷。」《初刻拍案驚奇》卷三:「舉子高聲道:『媽媽,小生是失路借宿的。』」
2.比喻不得志。《文選.揚雄.解嘲》:「當塗者升青雲,失路者委溝渠。」
失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弄不清楚方向而錯失正確的路徑。《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原來他四人走到了拋毬場,因之迷失路途,不曉得上海馬路,條條都走得通的。」
2.偏離了正途。如:「在人生旅程上,一不小心就會迷失路途的。」
迷蹤失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路徑。《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這女孩兒迷蹤失路,宣贊見了向前問這女孩兒道:『你是誰家女子?何處居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找不到。如:「迷失方向」。《楚辭.屈原.九章.惜誦》:「欲橫奔而失路兮,堅志而不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馬舟車通行的途徑。如:「陸路」、「水路」、「馬路」、「公路」、「鐵路」。
方面、方向。如:「各路人馬」、「兵分三路」、「四路進攻」。
方法、途徑。如:「生路」、「活路」、「門路」、「路子」。
條理、紋理。如:「思路」、「紋路」、「理路」。
公共汽車的路線。如:「十五路公車」。
種類。如:「他們是哪一路人?」、「這是哪一路的貨色?」
來路:來源。如:「來路不明」。
萍水相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萍,浮萍。萍水相逢指浮萍因水而四處流蕩,聚散不定。比喻人本素不相識,因機緣巧合偶然相逢。唐.王勃〈滕王閣序〉:「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他兩個萍水相逢,年相若,貌相似,譚吐應對之間,彼此敬慕。」也作「萍水相遭」、「萍水相遇」。
刻骨銘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據《全唐文.卷三四八.李白》引)白少頗周慎,忝聞義方,入暗室而無欺,屬昏行而不變。今小人履疑誤形似之跡,君侯流愷悌矜恤之恩。戢秋霜之威,布冬日之愛,睟容有穆,怒顏不彰。……白孤劍誰託,悲歌自憐。迫於悽惶,席不暇暖。寄絕國而何仰?若浮雲而無依。南徙莫從,北遊失路。遠客汝海,近還城。昨遇故人,飲以狂藥,一酌一笑,陶然樂酣。……昔徐邈緣醉而賞,魏王卻以為賢;無鹽因醜而獲,齊君待之逾厚。白妄人也,安能比之?上挂〈國風〉相鼠之譏,下懷《周易》履虎之懼。愍1>以固陋,禮而遣之,幸容甯越2>之辜3>,深荷三公4>之德。銘刻心骨,退思狂愆5>,五情冰炭6>,罔知所措。晝愧於影,夜慚...
一決雌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元.釋大圭〈次韻王觀明爛柯引〉:「入關爭先取秦鹿,逡巡失路行孤竹。……。兩豪角立成敵國,一決雌雄看終局。」
一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夜。《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小子是失路的舉子,趕過宿頭,幸到寶莊,見門尚未闔,斗膽求借一宿。」《紅樓夢》第五○回:「大家又閒話了一會方散。一宿無話。」
風吹草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敦煌變文《伍子胥變文》(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五》引)悲歌已了,由懷慷慨,北背楚關,南登吳會。屬逢天暗,雲陰靉。失路傍徨,山林摧滯。怪鳥成群,蟲狼作隊,禽號姓姓(狌狌),獸名狒狒。忽示(尔)心驚,拔劍即行。〔匣中光出,遍野精明,中有日月,北斗七星〕心雄慘烈,不懼千兵。〔平王1>捉我,事未消寧〕,儻2>被擒獲,百死無生。〔偷蹤竊道,飲氣吞聲3>,風吹草動,即便藏形〕。劍歌已了,更復前行。〔北跨廣陵,南登吳會,關津忽切,州縣嚴加,勒鋪交橫,鎮代相續。潛身避影〕,一步一前,不經旬月之間,即至吳國。一依魚人教示,披髮遂入市中,塗面上〔而行〕,獐狂大哭三聲,東西馳走。 〔注解〕 (1) 平王:?∼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