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套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用分色印刷書籍圖案的方法。即在同一版面上用顏色不同的版分次印刷。清.葉德輝《書林清話》卷八顏色套印書始於明季盛於清道咸以後:「五色套印,明人無之,道光甲午涿州盧坤刻杜工部集二十五卷。」
套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書以兩色、三色、四色或更多顏色印出之本稱之為套印本。以朱墨兩包套印的稱朱墨套印本,以三色或四色套印的稱為三色套印本、四色套印本。其套印方法,就是把同一版上需用不同顏色印刷的部分,分別刻成大小不同的版片,然後依次加印在同一紙上。由於印刷時必須使兩版版框緊密吻合,故又稱套版。木刻套印本,淵源於多色寫本,我國古代一直把經書當作教科書,經的正文並不多,但各種各樣解釋卻汗牛充棟。人們為了把經文同注釋區別開來,往往用墨筆寫經文,以朱筆寫傳注,如唐陸德明〔經典釋文〕的〔序錄.條例〕中規定:「以墨書經本,朱字辨注」。其他著作有的也採用這種方法。元王好古〔湯液本草後序〕引唐劉禹錫的話說:「〔神農〕本經以硃...
套印不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刷時,因紙張伸縮或規位未調整正確,而導致印紋未印在準確位置之故障現象。
套印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多塊版套印出兩種以上顏色的版畫。如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的年畫即是著名的套印版畫。
打孔套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統之打字套印方法,係在同一圖幅底片、印板上,以十字規線為基準打洞,使拼版、曬版、套印規矩一致,俾提昇套對基準的方法。現精密之多色套印,僅在印刷前,印版採用微電腦控制之螢幕對規打孔法,替代以往之傳統套對作業,俾增加打孔精確度及穩定度。見打孔定位系統。
註記套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地圖上地物、記號等之位置加以圈選及編號所繪製之覆蓋圖,以供後續地圖編輯之參考。見地圖註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章。如:「印章」、「印信」、「官印」、「鋼印」、「六國相印」。
痕跡。如:「手印」、「沙灘上的腳印」。
印刷。如:「印製」、「印發」、「影印」、「刊印」、「排印」、「翻印」。
符合。如:「心心相印」、「互相印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配合、銜接或重疊。如:「套版」、「套招」、「套色」、「套印」。
描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紅色將字套印在習字紙上,用墨筆按照紅字範本一點一畫依樣描寫。
分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印刷製版程序。為分解彩色原稿製成幾塊基本單色印版的工藝,以相應色墨套印,即能複製出符合原稿色調的印刷品。有手工、照相、電子三種分色方法。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