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9.53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妥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立的雙方為避免衝突或爭執,彼此在原則、利益上讓步,謀求融洽的行為。如:「經過調解,雙方都不再堅持己見,願意妥協。」
2.穩妥適當。《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縱擬了出來,不免迂腐古板,反不能使花柳園亭生色,似不妥協,反沒意思。」《老殘遊記》第八回:「桌椅几案,布置極為妥協。」
3.停當、完畢。《紅樓夢》第二三回:「正纔掩埋妥協,只見襲人走來。」《老殘遊記》第九回:「蒼頭一一答應說:『都齊備妥協了。』」
時空折衷;時空妥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處理時間較長來降低空間需求或增加空間佔用來降低時間成本的現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一起。如:「妥協」、「協商」、「協調」、「同心協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全、完善。如:「妥當」、「妥貼」、「妥善安排」、「妥為照料」。
合適、恰當。如:「這法子恐怕不妥,請再考慮考慮。」
完備、齊備。如:「事已辦妥」、「證件備妥了」。
心理防衛機轉_(defense_mechanism)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go)」的心理防衛作用,當人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時,用來應付挫折與不安的適應機轉,能夠在精神上達成某種妥協的一種心理過程。意即自我對本我的壓抑。此種壓抑是自我的一種全然潛意識的自我防禦功能,大都在潛意識中進行,過程常常是無意識的。通常表現在人類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緊張焦慮、尷尬、罪惡感等心理,試圖自我遮抑那些因擔心自我尊嚴受到貶抑、焦慮會不斷發生時出現的內驅力和情感,而有意無意使用的各種心理上的調整。人們會使用防衛機制保護自己免於不可接受的思想或衝動,或某些令人焦慮的訊息,無論是正常人或精神病患者皆會在某些行為上使用心理...
: 忠誠重要關係: 同輩群體 成人早期(18-34歲)社會心理危機: 親密對孤獨親密關係包含著犧牲與妥協,要達到此種關係,必須靠青年期所獲得的認定感。若不能確立自我認定的形象,對本身缺乏正確的認識,無法做適切的定位,也就不能對他人做永久性的承諾,而形成一種與人疏離的情況。中心任務: 關心正面後果: 組成密切關係,和他人分享自我品質: 愛重要關係: 配偶、朋友 成人中期(35-60歲)社會心理危機: 繁殖對停滯涵蓋了整個成年的歲月。在此階段主要的動機,是求得對家庭和社會有所貢獻,若不能達成這個心願,會意志消沉,變得消極。中...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卻討價還價,要諸葛亮從益州東部劃出五郡設立江州,讓他當江州刺史,致使調動未成。諸葛亮以大局為重,也就妥協了;建興七年,陳震在出使東吳前,專門找諸葛亮匯報李嚴的巧詐問題,特別談到李嚴早年在家鄉為官時的一些劣跡,但沒引起諸葛亮的足夠重視。建興八年(230),曹軍欲三路攻蜀,諸葛亮再次要李嚴帶二萬軍隊到漢中坐鎮,李嚴又討價還價。諸葛亮即做讓步,任命其子為江州都督督軍,接替李嚴調走後的工作,李嚴這才執行調動命令。建興九年(231),諸葛亮第四次伐魏,命李嚴在漢中負責後勤供應,李嚴未及時籌集到糧草,便寫信給諸葛亮說皇上命令退兵。諸...
行為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小孩發脾氣要糖吃,父母本來想嚴守原則不給,後來看孩子可憐就軟化了,結果讓孩子以為發脾氣到最後父母會妥協,這也許是現代父母管教子女的痛。強化物分“初級強化物”(primary reinforce)——像食物、水或糖果;“次級強化物”(secondary reinforce)——像金錢、禮物或代幣(token);可以替代或換取初級強化物的,也可以是指所謂的“社會性強化物”(social reinforce)——就是人與人互動中的一些溫暖關心的舉止,也許是誇獎、一個溫暖鼓勵的眼神、拍肩、擁抱等等,可以讓人覺得自己受到關愛與重...
憲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錄1 憲法的特性1.1 一、最高性1.2 二、原則性1.3 三、開放性1.4 四、政治性1.5 五、妥協性1.6 六、固定性與機動性2 參考書目3 關鍵字 憲法的特性 一、最高性憲法的最高性具有以下兩種意義(一)憲法在國家所有法秩序的體系中效力最高,而憲法的效力非源自於其他法律,憲法自身便具有最高性,其制定是源自於政治力。(二)憲法在國家所有法秩序的體系中效力最高,所以任何其他的規範都不得與憲法相牴觸,否則無效。 二、原則性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其內所規定者均為較重要、具原則性意義之事項,而對於較不重要或瑣碎之事項,則不...
有稜有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為人有原則、有主見。如:「他可是個有稜有角的人,豈肯輕易向他人妥協。」「他原是有稜有角的人,但經過這些年的歷練,倒也圓融許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