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3.60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姑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父親的姊姊。《左傳.襄公十二年》唐.孔穎達.正義:「父之姊為姑姊,父之妹為姑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稱排行在己之前的同胞女子。如:「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稱比自己先出生的同胞女子,或同輩而比自己年長的女子。如:「大姊」、「姊姊」、「姊妹」、「表姊」、「堂姊」、「學姊」、「師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父親的姊妹。如:「姑媽」、「姑姑」、「姑母」。
舊稱丈夫的母親。如:「翁姑」、「舅姑」。
稱丈夫的姊妹。如:「姑嫂」、「大姑」、「小姑」。
泛指年輕女子。如:「姑娘」、「村姑」、「小姑獨處」。
指出家修行的女子。如:「尼姑」、「道姑」。
暫且。如:「姑且一試」、「姑妄聽之」。
家喻戶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喻戶曉」典源作「戶告人曉」,意為告訴家家戶戶知曉。#語本漢.劉向《列女傳.卷五.梁節姑姊》。後來引申為家家戶戶都知曉,形容事情、名聲傳播極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兒子的妻子。《禮記.雜記下》:「婦見舅姑,兄弟姑姊妹皆立于堂下。」《新唐書.卷一八.禮樂志八》:「舅姑即席,婦執笲棗、栗入。」
六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六種親屬:(1)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媾、姻婭。《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為父子……以象天明。」晉.杜預.注:「六親和睦,以事嚴父。」(2)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從母之子、女之子。《史記.卷六二.管晏列傳.管仲》:「上服度則六親固。」唐.張守節.正義:「六親謂外祖父母一,……女之子六也。」(3)父、母、兄、弟、妻、子。《管子.牧民》:「上服度,則六親固。」(4)父、子、兄、弟、夫、婦。《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列傳.秦彭》:「乃為人設四誡,以定六親長幼之禮。」
姊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姊姊和妹妹。《左傳.襄公十二年》:「無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紅樓夢》第四五回:「我母親去世的早,又無姊妹兄弟,我長了今年十五歲,竟沒一個人像你前日的話教導我。」
家諭戶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家喻戶曉」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劉向《列女傳.卷五.梁節姑姊》1>梁節姑姊者,梁之婦人也。因失火,兄子與其己子在火中。欲取兄子,輒得其子,獨不得兄子。火盛,不得復入,婦人將自趣2>火,其人止之曰:「子本欲取兄之子,惶恐卒誤得爾子,中心謂何,何至自赴火?」婦人曰:「梁國豈可戶告人曉也!被3>不義之名,何面目以見兄弟國人哉!吾欲復投吾子,為失母之恩,吾勢不可以生。」遂赴火而死。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宣和書譜.卷二○.敘論》。 (2) 趣:音ㄑㄩ,同「趨」,歸向,此指投入火中。 (3) 被:音ㄆㄧ,同「披」,背負。〔參考資料〕 《宣和書譜.卷二○.敘論》昔者帝王坐法宮...
戶告人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逐戶通知告曉,使人人知道。漢.劉向《古列女傳.卷五.梁節姑姊》:「梁國豈可戶告人曉也,被不義之名,何面目以見兄弟國人哉!」
家至戶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家喻戶曉」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劉向《列女傳.卷五.梁節姑姊》1>梁節姑姊者,梁之婦人也。因失火,兄子與其己子在火中。欲取兄子,輒得其子,獨不得兄子。火盛,不得復入,婦人將自趣2>火,其人止之曰:「子本欲取兄之子,惶恐卒誤得爾子,中心謂何,何至自赴火?」婦人曰:「梁國豈可戶告人曉也!被3>不義之名,何面目以見兄弟國人哉!吾欲復投吾子,為失母之恩,吾勢不可以生。」遂赴火而死。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宣和書譜.卷二○.敘論》。 (2) 趣:音ㄑㄩ,同「趨」,歸向,此指投入火中。 (3) 被:音ㄆㄧ,同「披」,背負。〔參考資料〕 《宣和書譜.卷二○.敘論》昔者帝王坐法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