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姜思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姜思睿字顓愚,明末人。少孤,事母至孝。天啟二年(1622)進士,崇禎三年(1630)擢御史,公餘之暇,講學於書院。
  思睿在御史任內,陳天下五大弊,分別為:加派病民;郵傳過削;搜剔愈精,頭緒愈亂;懲毖愈甚,頹廢愈多;督責愈急,蒙蔽愈深等。並極力指陳弊政,彈劾權勢。為政之外,對教育亦有貢獻;安邑前都御史曹于汴講學書院,思睿為其置田建學舍,同時親臨講授。
  思睿之政治主張,服膺孔子所揭「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的精神,以民之所欲為施政考量之尺度;且從政之際不忘作育英才,以其曾興建學舍親臨講學一事,即足顯示其於教育的重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智、聰明的。如:「聰明睿智」。宋.蘇軾〈賈誼論〉:「是故非聰明睿哲不惑之主,則不能全其用。」
2.古代頌揚天子的明智,故用以稱與天子有關的。如:「睿旨」、「睿謨」。
通達事理的才智。《書經.洪範》:「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想。如:「思慮」、「思考」、「思索」、「思量」、「胡思亂想」。
懷念、想念。如:「相思」、「思念」、「思慕」、「思鄉」。
想法、意念。如:「構思」、「文思」、「心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