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孔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孔卡是早期使用電腦時之輸入、輸出、儲存資料的利器,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種媒體。標準的厚度是0,0067吋,在上邊打洞以閱讀機讀取內容。
  利用卡片儲存資料,是於1890年由美國人口調查局的Herman Hollerith所發明。最通用的卡片為IBM卡,是用耐溼、耐皺、又耐熱的絕緣質料紙張製成,長7 3/8吋,寬3 1/4吋,卡片大小是以美國壹圓紙鈔的尺吋為準,每張卡片共有80欄,12列。每一欄代表一個文字、數字或特殊符號,12列之排列順序由上而下,編號依序為12,11,0,1,2...9。其中卡片下端的0到9共10列,稱為數字打孔位置,凡在數字位置上打孔就代表該數字。卡片上端的0...
邊緣打孔卡(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沿著卡片邊緣的規道打洞穿孔以代表資料的一種卡片。
孔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打孔卡片】(punched card; PC)。
孔卡流通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卡流通法為單式記錄流通系統(Single-Entry Charging System)的一種類型,主要採用打孔機打制的打孔卡片作為流通登記卡,以建立機讀式的借閱紀錄檔。
  孔卡基本上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打孔於卡片表面,另一種則打孔於卡片邊緣。前者於1880年代即由霍勒瑞斯(Herman Hollerith)設計出,本世紀初類似的孔卡-鮑爾斯卡(Powers Card)相繼發展;後者於1925年由帕金茲(Alfred Perrins)獲得專利,隨後由奈文(Donald A. Nevin)發展。首先應用孔卡於圖書流通作業者為帕克爾(Ralph H. Parrer),他於1936年在...
孔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可對打孔卡片進行運算處理的機器總稱,如打孔機、讀卡機等等。
縮影孔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縮影資料的一種型態,是3 1/4吋×7 1/2吋的電腦打孔卡片(Punched Card)與縮影軟片的結合,在電腦打孔卡片上留有縮影片的片框,位置大約是在電腦卡片上的80個打孔欄位中的第54到76欄位間,用以黏貼或插入35毫米縮影片一幅或16毫米縮影片多幅。縮影孔片上的其他打孔欄位可以用電腦打孔機打上檢索用的資訊,配合電腦作精確的自動化資料檢索,並可利用未打孔部位印上縮影畫面的簡要目錄,以方便目視檢索。
  縮影孔卡最早是由美國國防部採用,以記錄工程資料為主,因為工程圖體積大,故多採用35毫米軟片。近年來縮影孔卡亦廣泛的應用於辦公室的資料保存與運用,如學籍資料、醫院檔案、商業文件...
孔卡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打孔卡機】(punched card machine)。
何樂孔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何樂孔卡是將輸入電腦的資料,打製於一張方形的卡片上,以便於電腦能快速將資料轉換成機讀形式。由於是何樂(Herman Hollerith, 1860-1929)最早設計並利用穿孔卡片的方法,達到自動化計算的目地,為紀念他的成就,將此種卡片稱之為何樂孔卡
  在1879年何樂氏受聘於美國人口調查局(U. S. Census Bureau),從事有關人口調查的工作。他為使調查結果的統計工作能快速完成,因此開始利用機器著手設計自動化計算的研究。結果他發明並設計一架列表系統(Tabulating System)。該系統利用電子觸控方式,能感應穿洞的訊號且能將卡片排序。何樂氏並為此設計一張...
孔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打孔來表示文字和指令的卡片。
邊際打孔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邊際打孔卡】(edge punched card)。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