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9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字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拼音文字或音節文字的書寫符號。如希臘字母、阿拉伯字母
2.傳統聲韻學稱聲母的代表字為字母。如三十六字母
三十六字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套代表唐、宋間漢語聲母系統的符號。是由唐末僧人守溫所創的三十個字母演變而來。其組織觀念參考印度梵語字母的排列。三十六種不同之聲母,各以實字充之,如重脣音為幫滂並明,輕脣音為非敷奉微,舌頭音為端透定泥,舌上音為知澈澄娘,齒頭音為精清從心邪,正齒音為照穿床審禪,牙音為見溪群疑,喉音為影曉匣喻,半舌半齒音為來日。
拉丁字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前六、七世紀由埃特魯斯坎字母發展的拼音文字,原用以記錄拉丁語。古典拉丁語有二十三個字母;至中世紀,分化增至二十六個字母。由於各種歷史條件,拉丁字母成為歐洲多數語言的文字基礎,近代更傳到美、非、亞、澳諸洲,廣為當地無字民族採用。
羅馬字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馬人用來書寫的拉丁文,後來續加演變,成為今日歐美各國通行的拼音字母。也譯作「羅馬字」。
英文字母順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依英文字母由A到Z的字序排序。有些程式無法按此規則排序,因為ASCII碼將所有大寫字母排在小寫字母的前面,例如:〝Z〞的ASCII碼編碼為90,而〝a〞的編碼為97。
希臘字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希臘通用的二十四個字母。源自於腓尼基字母,初時希臘大小城邦所使用的字母各不相同,至西元前四世紀時始統一。在物理學及高等數學中,常借用希臘字母作為科學符號。如α、β、γ、θ等。
注音字母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音字母教育」是指以漢文部首為「注音字母」或「注音符號」,以幫助讀音統一,認識漢字之教育。
  民國元年(1912),教育部於北平召開臨時教育會議;八月七日,臨時教育會議通過〔採用注音字母案〕,主張以「注音字母為音標 ,以助讀音之統一」;同年年底,教育部依據此案籌議國語統一之進行方法,並公布〔讀音統一會章程〕八條,聘吳敬恆為主任,籌畫一切推廣事宜。民國二年二月十五日,教育部讀音統一會正式成立,選舉吳敬恆為議長,王照為副議長,進行國音審查工作。當時與會專家所提字母提案很多,有偏旁派,有符號派,有羅馬字母派等,見仁見智,爭議不決;最後依照浙江會員馬裕藻、朱希祖、許壽裳、錢稻孫及部員...
官話合聲字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末王照所創的漢字拼音方案。採聲、韻雙拼制,仿日本假名取漢字偏旁為字母,共有聲母五十個,韻母十二個,於清末曾於北方推行十年之久。簡稱為「官話字母」。
國音字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定音標及拼音法式,以標注漢字字音的字母。第一式即注音符號,第二式原為國語羅馬字,教育部又於民國七十五年一月公布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作為譯音的符號。
腓尼基字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紀元前腓尼基人使用的字母,共有二十二個字母,每個字母表示一定的輔音,或是含有這種輔音的音節。其元音不起辨別詞義的作用,只起語法的作用,屬表音文字。目前世界上使用的各種字母,絕大多數都是從腓尼基字母演變來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