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1.5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孩兒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小說或戲曲中對手下嘍囉的稱呼。《水滸傳》第五七回:「魯、楊二頭領引了孩兒們先來與呼延灼交戰,兩個廝併了他一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如:「圖們江」。
表複數的詞尾,常附在人稱代名詞或名詞之後。如:「我們」、「你們」、「朋友們」、「同學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嬰兒」、「幼兒」、「兒童」、「兒戲」、「小兒科」。
年輕人。如:「中華健兒」、「三軍健兒」。
男孩子。如:「兒子」、「男兒當自強」。
兒女的總稱或自稱。如:「吾兒」、「不孝兒」。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後,構成衍聲複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沒有意義。如:「花兒」、「那兒」、「老頭兒」、「慢慢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幼童。如:「孩子」、「小孩」、「孩提」。
兒女。如:「為了孩子的將來,吃點苦算什麼呢?。」
孩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稱幼兒。《後漢書.卷一三.公孫述傳》:「城降三日,吏人從服,孩兒老母,口以萬數,一旦放兵縱火,聞之可為酸鼻!」
2.父母對兒女或長輩對晚輩的稱呼。元.秦𥳑夫《東堂老.楔子》:「自娶到老夫家中,這孩兒裡言不出,外言不入,甚是賢達。」
3.兒女對父母或晚輩對長輩自稱之詞。《醒世恆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報仇》:「爹爹既然要去,把酒來戒了,孩兒方纔放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違背、違拗。《水滸傳》第二回:「倘或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兒們不學好了。待不收留他,又撇不過柳大郎面皮。」
葉落歸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樹葉凋落,仍落回根處。比喻事物最後終須返回本源。《景德傳燈錄.卷五.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師》:「吾此形骸,歸必有所。眾曰:『師從此去,早晚卻迴。』師曰:『葉落歸根,來時無口。』」《紅樓夢》第一○○回:「兩家都是做官的,也是拿不定。或者那邊還調進來,即不然終有個葉落歸根。」也作「葉落糞本」。
2.比喻久居異鄉之人不忘本源,終究要返回家鄉。如:「他旅居海外多年,雖已功成名就,但他心中最企盼的還是葉落歸根。」《石點頭.卷六.乞丐婦重配鸞儔》:「當初公佐落魄歸家之日,親族中那個不把他嘲誚。至于父母,雖是親生兒子,惟恐逐之不去。今番廣濟縣中,是親非親,是友非友,惟恐招之不來。那吳公佐葉落歸根,思還廣濟。」也作「落葉歸根」。
山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綠林好漢在山中的營寨。《水滸傳》第二回:「如今近日上面添了一夥強人,扎下個山寨在上面,聚集著五七百個小嘍囉。」《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只因山寨中多事不便,日前曾分付孩兒們,凡遇蘇州客商,不可輕殺。」
太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數量超過。《紅樓夢》第五一回:「這纔是女孩兒們的藥。雖然疏散,也不可太過。舊年我病了,卻是傷寒,內裡飲食停滯,他瞧了,還說我禁不起麻黃、石膏、柷實等狼虎藥。」
一折一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痛苦、折磨。《金瓶梅》第八五回:「說不得,有他在好了!如今弄得俺娘兒們,一折一磨的!不瞞老薛說,如今俺家中人多舌頭多。他大娘自從有了這孩兒,把心腸兒也改變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