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4.96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宋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元脫脫等奉敕撰,四百九十六卷,包括本紀四十七、表三十二、志一百六十二、列傳二百五十五。為趙宋一代之史,二十四史之一。
宋史藝文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史〕,元托克托等修,其卷202至209為〔藝文志〕,凡8卷,著錄近萬部,120,000卷。在史志中卷帙最富。此志係據宋代〔三朝國史藝文志〕、〔兩朝國史藝文志〕、〔四朝國史藝文志〕及〔中興藝文志〕4部國史志刪其重複,併合而成,因倉促成書,重複舛論,為諸史志之最。其目分4部44類,大抵依據〔舊唐志〕而略有損益。
  兩宋學術昌明,著述甚富。又印刷術盛行,古籍新著,多經刊行。且每經校讎,因而今日所見宋以前古籍,多係由宋人箋注、校訂、編輯。其所成定本,多著錄於宋人書目,而以〔宋志〕所收最多,所以為考證古籍流變的重要資料。
  〔宋志〕錯誤既多,後人每加訂正,如明焦竑、清錢大...
宋史藝文志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史藝文志補〕1卷,舊題清倪燦(1626-1687)撰,盧文弨校訂。燦字闇公,上元人。康熙16年(1677)舉人,18年召試博學鴻儒列一等二名,授翰林院檢討,充明史纂修官。其書法詩格,秀絕一時。著有雁園諸集。然此書實是清黃虞稷(1669-1691)撰。虞稷字俞邰,泉州人。康熙時舉博學鴻儒,授明史、清一統志纂修官。家藏書80,000餘卷,室名千頃堂,著有〔千頃堂書目〕、〔楮園雜志〕等。
  是書凡1卷。分4部:經部11類,史部18類,子部13類,集部8類,共著錄678家,12,742卷。
  〔宋史〕本有〔藝文志〕,咸淳以來,尚多闕略,至遼金元三史則並不志藝文。康熙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去的時事、事蹟。如:「歷史」、「通史」、「正史」、「近代史」。
記載過往事蹟的書籍。如:「史記」、「元史」、「清史稿」、「二十五史」。
古代掌管文書和記事等的官吏。如:「史官」、「太史」。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歷史、地理、政書等著作。如:「史部」、「經、史、子、集」。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
姓。
剛愎自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ㄩㄥˋ漢語拼音︰qiáng bì zì yòng釋義︰猶「剛愎自用」。見「剛愎自用」條。 01.《宋史.卷二九九.李溥列傳》:「而恕等強愎自用,莫肯詢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接近、親近。《禮記.禮運》:「諸侯以禮相與,大夫以法相序。」《宋史.卷三三六.司馬光傳》:「所言盡害政之事,所與盡害政之人。」
8.應付、對付。《史記.卷三四.燕召公世家》:「龐暖易與耳。」《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以為諸帥易與,獨飛不可當。」
光風霽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雨過天晴後的明淨景象。後比喻政治清明,時世太平的局面。《大宋宣和遺事.元集》:「上下三千餘年,興廢百千萬事,大概光風霽月之時少,陰風晦冥之時多。」後亦以比喻人的胸懷坦蕩,品格高潔。《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傳一.周敦頤傳》:「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也作「光霽」。
患得患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陽貨》:「鄙夫可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形容人的得失心很重,在沒得到以前怕得不到,得到以後又怕失去。《宋史.卷二八三.王欽若傳.論曰》:「竦陰謀猜阻,鉤致成事,一居政府,排斥相踵,何其患得患失也!」
好高騖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列傳一.程顥》:「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形容一味地嚮往高遠的目標而不切實際。如:「做學問得慢慢來,從根基做起,不可好高騖遠。」也作「好高務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