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1.80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宗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姓之國。《孟子.滕文公上》:「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魏書.卷九六.列傳.司馬叡》:「清選文學臣僚,吏兵一同宗國。」
2.祖國。也指國家。如:「繫心宗國」、「不忘宗國」。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一:「宗國亂離,僖宗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錦江,然畏穎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祖先。如:「祖宗」、「宗廟」、「宗祠」、「列祖列宗」。
家族。如:「同宗」、「宗親」、「宗族」。
派別。如:「宗派」、「北宗」、「南宗」。
主要的。如:「宗旨」、「宗祖國」。
尊敬。如:「宗仰」。
眾人所景仰的對象。如:「文宗」、「詩宗」、「一代宗師」。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產生的驚奇和敬畏心理,構成一種勸善罰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
量詞。用於計算交易或事物數量的單位。如:「一宗買賣」、「數宗公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斷章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沈德潛《古詩源.例言》:「《詩》之為用甚廣。范宣討貳,爰賦〈摽梅〉;宗國無鳩,乃歌〈圻父〉:斷章取義,原無達詁也。」
脣亡齒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適讎國。未臣而有伐之,奔命焉,死之可也。所託也則隱。且夫人之行也,不以所惡廢鄉,今子以小惡而欲覆宗國,不亦難乎?若使子率,子必辭。王將使我。」子張疾之。王問於子洩,對曰:「魯雖無以立,必有與斃,諸侯將救之,未可以得志焉。晉與齊、楚輔之,是四讎也。夫魯,齊、晉之脣,脣亡齒寒,君所知也,不救何為?」
銷聲斂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藏形跡,不公開出現。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一一:「宗國亂離,僖宗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錦江,然畏潁川知之,遂旅游資中郡,銷聲斂跡,惟恐人知。」也作「銷聲匿跡」。
寇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敵人。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卷一.永寧寺》:「若克城邑,絕非卿有,徒危宗國,以廣寇仇。」也作「寇讎」。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