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11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宮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廟宮室。《文選.傅亮.為宋公至洛陽謁五陵表》:「城闕為墟,宮廟隳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奉神像或祖先牌位,讓人祭拜的建築物。如:「宗廟」、「寺廟」、「廟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稱帝王居住的房屋。如:「皇宮」、「宮殿」、「宮廷」。
供奉神明的建築物。如:「行天宮」、「指南宮」、「朝天宮」、「天后宮」。
古代五音之一。與商、角、徵、羽合稱為「五音」。
宮刑:古代割掉男、女生殖器官的一種刑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豎起來的大石塊或木柱。古代用來觀測日影、拴綁牲口、引棺入穴等。上或有穿孔。《說文解字.石部》:「碑,豎石也。」清.段玉裁.注:「《聘禮》鄭注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景,引陰陽也;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關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服的是以收驚科儀聞名的効勞生,以年邁女性居多。在台灣,祭祀關羽的廟宇也相當普遍,除了一般武廟、小型宮廟、神壇將其作為主祀外,也有稱為恩主公廟的大型關帝廟,其中以大溪普濟堂、行天宮、高雄市苓雅區的關帝廟、鼓山區的文武聖殿最為著名。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台南市鹽水區的鹽水蜂炮就是關聖帝君出巡顯聖祈求平安演變成的民間習俗。所謂的「恩主」是鸞堂信仰的名詞,是「對民有恩的主神」,另說是「救世主」的意思。台灣所謂的「恩主」共有關羽、呂洞賓、張單、王善、岳飛。而關羽為「五恩主」之首,所以台灣一般民眾亦稱關羽為恩主公,也因此順勢稱關帝...
玄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通往妙道玄旨的門徑或關卡。臺北覺修宮廟聯:「登此門得窺大道,由斯戶便識玄關。」
焚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毀。《後漢書.卷七五.袁術傳》:「宮廟焚毀,是以豪桀發憤,沛然俱起。」也作「焚燬」。
扶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間請示神明的方法。扶乩時,以人為靈媒,借用工具如乩筆、小木棍、轎槓等,依法請神,乩具於沙盤上畫出文字,作為神明的啟示,以顯吉凶。 △扶鸞、扶箕[例]在民間的宮廟,有時可以看到乩童扶乩,為人指點迷津。
居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住家、民房。《後漢書.卷七二.董卓傳》:「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里內無復孑遺。」
城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城內的重門。《魏書.卷六七.崔光傳》:「誠宜遠開闕里,清彼孔堂,而使近在城闉,面接宮廟,舊校為墟,子衿永替。」《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崇徽章而寰甸,照殊策而去城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