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41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審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審查偵訊。通常指法官或警察機關審理案件時,對與案情有關的當事人作詳細的查問。《三俠五義》第一○回:「此案尚在審訊,未能結案。」也作「審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偵訊訴訟案件。如:「審判」、「審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審問。如:「審訊」、「偵訊」。《莊子.列禦寇》:「宵人之離外刑者,金木訊之。」《文選.鄒陽.獄中上書自明》:「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前官府辦公、審訊、舉行典禮的地方。如:「明堂」、「政事堂」、「大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審訊、判決。如:「訊問」、「審問」、「問案」。《紅樓夢》第一○三回:「後來聽見你兄弟問了死罪,他雖哭了一場,以後倒擦脂抹粉的起來。」
滄海遺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受到影響。後來狄仁傑以明經舉第,出任為汴州參軍。但是他上任不久,就被其他官吏誣陷,由黜陟使閻立本審訊。在審訊時,狄仁傑據理直言,陳訴冤情,由於對答如流,讓閻立本十分驚訝,臨走時稱讚道:「孔子曾說觀察一個人的過錯,就可以知道他的人格品行。今日我見你的表現,而國家不能重用你,你可以說是遺漏在滄海裡的一顆明珠啊!」閻立本就薦舉他為并州法曹參軍。狄仁傑一生忠於唐室,勤於吏職,政績頗著,又剛正不阿,敢於直諫,受到武則天的重用及人民的擁戴,終能上承貞觀,下繼開元,為唐朝開展另一個盛世。後來原文中的「滄海遺珠」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被埋沒的人才或珍貴事物。   如果單就「遺珠」的典故來看,那在《莊子.天地...
提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移轉審訊。根據憲法第八條及提審法規定,一般人民若被法院以外之任何機關非法逮捕拘禁時,得由當事人或其關係人向所屬法院提出聲請,要求拘捕機關將案子限時移轉開庭審訊。如:「逮捕拘禁之機關,對於法院之提審,不得拒絕或遲延。」
交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訴訟案件尚未了結,法院令羈押中的被告出具保證金或保證人,確保他能隨時到庭候審,而後停止羈押。[例]經初次開庭審訊後,被告以一百萬元交保候傳。
審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法官或警察機關審理案件時,對與案情有關的當事人作詳細的查問。《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那休甯縣李知縣提一干人犯到官,當堂審問時,你推我,我推你。」《儒林外史》第一二回:「那官落下轎子,要將他審問,夜役喝著叫他跪。」也作「審訊」。
審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審訊並加以判斷。如:「法官正在審判一樁殺人案件。」、「最後的審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