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84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寺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漢制以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為九寺大卿,寺卿之名自此始。
2.達官顯宦。宋.王禹偁〈贈衛尉宋卿二十二丈〉詩:「謫宦歸來髮更斑,徊翔猶在寺卿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國君對臣子的稱呼。如:「眾卿」、「卿家」。
古代的高官。如:「上卿」、「卿大夫」、「三公九卿」。
丈夫對妻子的稱呼或夫妻的對稱。如:「愛卿」、「卿卿」。
指外國的一種官級。如:「國務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官府。如:「大理寺」、「太常寺」。
出家人居住的處所。如:「寺院」、「寺廟」、「佛寺」、「少林寺」。
泛稱一般宗教敬神的地方。如:「西敏寺」、「清真寺」。
一丘之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卒不詳。宣帝寵臣,官任太僕。 (2) 廷尉:職官名。秦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獄。北齊以後稱「大理寺卿」。 (3) 惲:音ㄩㄣˋ。楊惲 (?∼西元前54),字子幼,西漢華陰人,為司馬遷外孫,楊敞之子。宣帝時,因功受封為平通侯。後為怨家所告,被處以腰斬之刑。 (4) 匈奴:秦、漢時北方的游牧民族。 (5) 單于:音ㄔㄢˊ ㄩˊ,漢時匈奴君長的稱號。 (6) 見殺:被殺。 (7) 不肖:不賢,沒有才能。 (8) 大臣為畫善計不用:大臣替他設計了很好的治國策略,卻不知採用。畫,設計、籌謀。 (9) 身無處所:無容身之處,意指死亡。 (10) 令:假使。 (11) 至今:延續到今。...
各有千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嘉定人。幼從沈德潛受詩,又從惠棟問經義,遂通漢學。乾隆十九年進士,累官內閣中書,兼禮部侍郎,左遷光祿寺卿。在詩、古文、經術、史學方面均有成就,有詩文集四十卷、《蛾術編》、《十七史商榷》、《尚書後案》、《周禮軍賦說》等。 (4) 錢:錢大昕(西元1728∼1804),字曉徵,又字辛楣,號竹汀,清江蘇嘉定人,乾隆進士;博通群籍, 綜貫六藝,詩文為吳中七子冠,歷主鐘山、婁東、紫陽諸書院講席,有《廿二史考異》、《十駕齋養新錄》、《元史藝文志》、《潛研堂集》等書。 (5) 憖遺:願意留下。憖,音|ㄣˋ,願意。
廷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秦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獄。北齊以後稱「大理寺卿」。《漢書.卷六四上.朱買臣傳》:「後湯以廷尉治淮南獄,排陷嚴助,買臣怨湯。」《三國演義》第四○回:「操大怒,遂命廷尉捕捉孔融。」
貉一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卒不詳。宣帝寵臣,官任太僕。 (2) 廷尉:職官名。秦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獄。北齊以後稱「大理寺卿」。 (3) 惲:音ㄩㄣˋ。楊惲 (?∼西元前54),字子幼,西漢華陰人,為司馬遷外孫,楊敞之子。宣帝時,因功受封為平通侯。後為怨家所告,被處以腰斬之刑。 (4) 匈奴:秦、漢時北方的游牧民族。 (5) 單于:音ㄔㄢˊ ㄩˊ,漢時匈奴君長的稱號。 (6) 見殺:被殺。 (7) 不肖:不賢,沒有才能。 (8) 大臣為畫善計不用:大臣替他設計了很好的治國策略,卻不知採用。畫,設計、籌謀。 (9) 身無處所:無容身之處,意指死亡。 (10) 令:假使。 (11) 至今:延續到今。...
一邱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卒不詳。宣帝寵臣,官任太僕。 (2) 廷尉:職官名。秦始置,九卿之一,掌刑獄。北齊以後稱「大理寺卿」。 (3) 惲:音ㄩㄣˋ。楊惲 (?∼西元前54),字子幼,西漢華陰人,為司馬遷外孫,楊敞之子。宣帝時,因功受封為平通侯。後為怨家所告,被處以腰斬之刑。 (4) 匈奴:秦、漢時北方的游牧民族。 (5) 單于:音ㄔㄢˊ ㄩˊ,漢時匈奴君長的稱號。 (6) 見殺:被殺。 (7) 不肖:不賢,沒有才能。 (8) 大臣為畫善計不用:大臣替他設計了很好的治國策略,卻不知採用。畫,設計、籌謀。 (9) 身無處所:無容身之處,意指死亡。 (10) 令:假使。 (11) 至今:延續到今。...
別有千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嘉定人。幼從沈德潛受詩,又從惠棟問經義,遂通漢學。乾隆十九年進士,累官內閣中書,兼禮部侍郎,左遷光祿寺卿。在詩、古文、經術、史學方面均有成就,有詩文集四十卷、《蛾術編》、《十七史商榷》、《尚書後案》、《周禮軍賦說》等。 (4) 錢:錢大昕(西元1728∼1804),字曉徵,又字辛楣,號竹汀,清江蘇嘉定人,乾隆進士;博通群籍, 綜貫六藝,詩文為吳中七子冠,歷主鐘山、婁東、紫陽諸書院講席,有《廿二史考異》、《十駕齋養新錄》、《元史藝文志》、《潛研堂集》等書。 (5) 憖遺:願意留下。憖,音|ㄣˋ,願意。
吳大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大廷生平:字桐云,湖南沅陵人。初由拔貢入貲為內閣中書,咸豐五年順天鄉試舉人。十一年始從李續宜於皖用,荐改員外郎。同治二年,從唐訓方於臨淮用,薦改道員記名,賞戴花翎。後從左宗棠自浙入閩,四年薦补福建鹽法道。五年調台灣兵備道,加二品服,再加按察使銜。七年初,以病免歸。卒贈太仆寺卿。觀點:其為文恪守方苞義法,稱心而言,踔歷迅發,如潮水驟至,虛空而不見沙礫,折旋而不失規矩,有得於陽剛之美著作:著有《小酉腴山館集》,含《詩集》八卷,《文集》十二卷,《自著年譜》二卷評論:吳大廷「少卓荦負奇氣,讀書穿貫百氏。自其登拔萃科、領鄉薦、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