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尖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orex araneus (Linnaeus, 1758)
本屬動物體型修長,眼小,耳略伸出體毛外,鼻吻長而轉動靈活,尾長超過頭軀幹長的1/3,頭軀幹長約4.6~10公分,尾長2.5~8.2公分。成體體重2.1~18.0公克,體灰黑色。
歐洲、西伯利亞西部。
棲地為較潮溼的各類植被,擅挖掘,常在白天活動,在落葉層上下或地道中快速移動;族群密度約每公頃2~18隻,個體通常單獨活動,活動範圍約532~2,800平方公尺,雌獸的活動範圍不重疊,但隨季節而有所變動,生殖季時雄獸會聚集競爭雌獸。雌獸一季可產3胎,懷孕期約18~28天,一胎可產2~12隻,通常產4~7隻,幼獸出生時僅約0.5公克重。3~5週後斷奶,母獸帶幼獸外出時,常會形成“篷車隊形”,即幼獸跟隨母獸並個別咬住前一隻的後部而連成一線前進。族群量低時,雌獸在出生的當年即可生殖,否則通常到第二年春天生殖,壽命1~2年。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食蟲目(Order Insectivora)
尖鼠科(Family Soricidae)
台灣長尾鼩(台灣煙尖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oriculus fumidus (Thomas, 1913)
尾長較頭軀幹長為短,尾上部為深褐色,下面顏色較淡,無剛毛,耳殼不明顯;頭軀幹長5.3~9.6公分,尾長3.8~12公分,體重4~7公克;體背深灰黑色,腹部顏色較淺,近灰白色,齒式3/1, 1/1, 2/1, 3/3。
台灣特有種。
分布於台灣1,000公尺以上闊針葉、針葉林與高山寒原,棲地為林下植物繁茂而較陰濕處,或倒塌腐木樹幹下及高山溪澗旁岩石縫裡。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食蟲目(Order Insectivora)
尖鼠科(Family Soricidae)
台灣煙尖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是一種小型食蟲目動物,外型似鼠,但仔細比較,就可看出這種動物吻鼻部特別尖突,眼睛特別細小,牙齒既多且尖,這與鼠類特徵截然不同. 這一類動物的中文名稱俗稱鼩鼱,與錢鼠的關係較近,都是屬於食蟲目,而與鼠類沒有太大關係,(鼠類都是屬於嚙齒目).雖然一般民眾可能對它不甚熟悉,台灣煙尖鼠可是普遍分布於台灣中高海拔山區的小型哺乳動物,許多掠食性動物,包括蛇,貓頭鷹等均以它為主食,是食物鏈中十分重要的角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動物。俗稱為「老鼠」、「耗子」。體形小,腳短尾長,喜穴居,牙尖齒利,會破壞器物及傳染疾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狀銳利的。如:「尖銳」、「尖刀」。
物體的頂端。如:「針尖」、「指尖」、「筆尖」、「眉尖」、「刀尖」。
刻薄、厲害的。如:「舌尖嘴利」、「尖酸刻薄」。
靈敏、敏銳。如:「眼利耳尖」、「你的鼻子很尖,一聞就知道是好料理。」
特別優秀的。如:「頂尖高手」、「拔尖人物」。
在前端或頂尖的。如:「尖峰時段」、「尖端科技」、「環保小尖兵」。
聲音高而刺耳的。如:「尖叫」、「她的聲音很尖。」
在旅途中休息、飲食。如:「打尖」。
哺乳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億年了。當時,地球上正是翼龍在天空飛翔、魚龍在海中出沒,恐龍稱霸的時代。第一批真正的哺乳動物可能是像尖鼠那樣的小動物。牠們在夜間活動,以捕昆蟲和偷恐龍蛋為食。一直要到六千五百萬年前恐龍逐漸消失、滅絕,哺乳動物才興盛起來,取代恐龍地位,成為地球生命舞台上的主角。我們今天所以能知道哺乳動物出現在地球的時間,是依靠化石的研究。(註1) 特徵哺乳動物有三個特徵,使牠們有別於其他類別動物,也與其他脊椎動物不同(脊椎動物即具有內部骨架的動物,如魚類、爬行類及哺乳類)。首先哺乳動物是溫血動物,更精確地說是內溫、恆溫動物,亦即能從體內產...
麝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綱食蟲目尖鼠科。體形似鼠而較肥大,體長約十三點五公分。眼小,耳短,尾側扁。穴居池、湖、河、溪等淺水旁,雜食性,吃水邊植物或貝類、小魚等。其毛皮可做衣服。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