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142.86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岔批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平方言:(1)指行走的路程彼此錯過而未相遇。如:「他倆大概走岔批兒了,所以沒能遇上。」(2)指差錯、意外。如:「行事要謹慎小心,以免出岔批兒。」也作「岔劈兒」。(3)指聲音沙啞。如:「大家為班上大聲的加油,聲音都岔批兒了。」也作「岔劈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孩子。如:「嬰兒」、「幼兒」、「兒童」、「兒戲」、「小兒科」。
年輕人。如:「中華健兒」、「三軍健兒」。
男孩子。如:「兒子」、「男兒當自強」。
兒女的總稱或自稱。如:「吾兒」、「不孝兒」。
附於名詞、代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之後,構成衍聲複詞,與所附的詞合為「兒化音」(注音ㄦ),一般而言沒有意義。如:「花兒」、「那兒」、「老頭兒」、「慢慢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加注意見。如:「批注」、「眉批」。
評斷。如:「批評」、「批判」。
在公文上作裁示、指示。如:「批可」、「批示」。
大筆的買賣。如:「批發」、「批貨」。
量詞。用於計算成群的人或物品的單位。如:「一批旅客」、「三大批木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歧的。如:「岔路」、「岔流」。
意外的事故或差錯。如:「出岔」。
旁出話題。如:「打岔」。
岔劈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平方言:(1)順著紋理裂開或分岔。如:「這枝毛筆的筆尖都岔劈兒了。」(2)指差錯、意外事故。如:「沒想到這件事半途出了岔劈兒。」也作「岔批兒」。(3)指聲音沙啞。如:「班長為了維持班上的秩序,喊得嗓子都快岔劈兒了。」也作「岔批兒」。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