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崖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位於廣東省新會縣南海中,南宋迫於元軍,陸秀夫負帝昺投海於此。也作「厓門山」、「厓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的峭壁邊緣。如:「山崖」、「斷崖」、「懸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地高起的部分。如:「高山」、「青山」、「山峰」、「山丘」、「山岳」、「山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邊。通「崖」。南朝齊.謝朓〈遊山詩〉:「凌厓必千仞,尋谿將萬轉。」《新唐書.卷一六六.令狐綯傳》:「高郵厓峭水狹,若使荻艚火其前,勁兵乘其後,一舉可覆。」
2.水邊。《文選.揚雄.甘泉賦》:「北熿幽都,南煬丹厓。」李善注引服虔曰:「丹水之厓也。」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聖祖親征噶爾丹》:「忽得明成祖勒銘紀功之石於水厓,濯而視之,中有永清沙漠語。」
3.邊際、界限。《文選.揚雄.甘泉賦》:「岭巆嶙峋,洞無厓兮。」《新唐書.卷一二六.魏知古傳》:「今風教頹替日益甚,府藏空屈,人力勞敝,營作無厓,吏員寖增。」
4.姓。如明代有厓成。
張目怒視。《漢書.卷八一.孔光傳》:「所欲搏擊,輒為草,以太后指風光令上之,厓眥莫不誅傷。」
沂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1)源出山東省蒙陰縣雕崖山,東南流入江蘇省邳縣,注於運河。也稱為「大沂河」。(2)源出山東省沂水縣,入於大沂河。也稱為「小沂河」、「小沂水」。(3)源出山東省滕縣,東流入費縣,再東南流入於大沂河。也稱為「小沂河」。(4)源出山東省鄒縣,西流經曲阜縣合洙水,入於泗水。也稱為「西沂河」。
摩崖石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刻在山壁上的文字、圖像等。古人通常在風景名勝處的懸崖山壁上,刻下經書或功名事蹟,留傳後世。後因字跡優美,遂成為供人觀賞的藝術品。如〈泰山摩崖金剛經〉。
求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神降雨。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四.諾皋記上》:「太原郡東有崖山,天旱,土人常燒此山以求雨。」
張世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279)宋范陽(今河北省涿縣)人。元兵迫臨安,始奉益王,繼奉帝昺,播遷閩廣。宋亡,收兵崖山,欲圖興復,颶風壞舟,溺死。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