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5.53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嵇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53~304)字延祖,晉人,嵇康的兒子。曾從武帝出戰,為保衛武帝,血濺御衣而死。武帝為感念其護君殉國的英勇精神,乃保留血衣而不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續、繼承。如:「紹業」、「紹述」。
介紹:將人或事引薦給他人。如:「介紹人」、「介紹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如三國時魏國有嵇康。
鶴立雞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鶴站在雞群之中,非常突出。語本《晉書.卷八九.忠義傳.嵇紹傳》:「昨於稠人中始見嵇紹,昂昂然如野鶴之在雞群。」比喻人的才能超群出眾,不同凡俗。《鏡花緣》第三九回:「正在談論,誰知女兒國王忽見林之洋雜在眾人中如鶴立雞群一般,更覺白俊可愛。」也作「鶴處雞群」、「群雞一鶴」。
文不加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晉書.卷八九.忠義列傳.嵇紹》:「時弘農王粹以貴公子尚主,館宇甚盛,圖莊周于室,廣集朝士,使含為之讚。含援筆為弔文,文不加點。」
雞群鶴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鶴立雞群」。見「鶴立雞群」條。01.清.王韜《淞隱漫錄.卷一二.月仙小傳》:「時劉父方急於相攸,於稠人中見莊生,頗垂青眼,以為此少年者,雞群鶴立,不減嵇紹當年。」
侍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隨側侍奉、護衛的人。《晉書.卷八九.忠義列傳.嵇紹》:「值王師敗績于蕩陰,百官及侍衛莫不散潰。」《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兩傍侍衛數十人,坐在大殿上。 」
重義輕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視義氣而輕忽生命。《晉書.卷八九.忠義傳.嵇紹等傳.贊曰》:「重義輕生,亡軀殉節。」唐.沈彬〈結客少年場行〉:「重義輕生一劍知,白虹貫日報讎歸。」也作「重氣輕生」。
鶴處雞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對險惡政局的不滿,不願同流合汙,轉而追求放蕩或以清談為主的人生,而「竹林七賢」就是這種風尚的代表。嵇紹就是「竹林七賢」中嵇康的兒子,嵇康因罪被懲治,使得嵇紹在十歲時就失去了父親,而與母親相依為命。後來山濤以「父子罪不相及」為由,把嵇紹推薦給晉武帝,於是武帝就任命他為祕書郎。惠帝時,則在朝中擔任侍中一職。有一次都城發生了動亂,嵇紹跟著惠帝到蕩陰去平亂,不幸落敗,隨行的官員死傷慘重,餘者或降或逃,只有嵇紹不顧個人生死的保衛著惠帝,但最後仍然中箭身亡,當時他的鮮血濺到了惠帝的龍袍上。亂事平定後,隨從想為惠帝清洗血跡,但惠帝感念著嵇紹的奮勇保衛,而堅持留下血跡。據晉.戴逵〈竹林七賢論〉載,當初嵇紹剛...
犯天下之不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韙,是。犯天下之不韙指不顧一切去做全天下人都認為錯的事。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一七.正始》:「如山濤者,既為邪說之魁,遂使嵇紹之賢,且犯天下之不韙,而不顧夫邪正之說不容兩立。」也作「冒天下之大不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