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3158 收藏人次:0
參見「崎」、「崟」等條。
崎磊落     
瀏覽人次:13701 收藏人次:942180
2.比喻人品高潔,有骨氣。《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個崎磊落的人。這人姓王名冕,在諸暨縣鄉村裡住。」也作「崎歷落」、「欹歷落」。
    
瀏覽人次:3189 收藏人次:0
1.險峻的樣子。漢.王延壽〈王孫賦〉:「生深山之茂林,處嶄巖之崎。」《宋書.卷六七.列傳.謝靈運》:「入極浦而邅回,迷不知其所適。上崎而蒙籠,下深沉而澆激。」
2.形容人有骨氣、品格卓越不凡。宋.秦觀〈南都新亭行寄王子發〉詩:「亭下崎淮海客,末路逢公詩酒共。」《宋史.卷四二五.列傳》:「陳塏能以意氣感人,楊文仲當搶攘之時,猶能薦士,謝枋得崎以全臣節,皆宋末之卓然者也。」
    
瀏覽人次:2288 收藏人次:248316
形容山勢險峻。《文選.王襃.洞簫賦》:「徒觀其旁山側兮,則嶇巋崎。」《文選.范曄.樂遊應詔詩》:「遵渚攀蒙密,隨山上嶇。」
    
瀏覽人次:937 收藏人次:566542
山勢高險的樣子。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注》:「南岸有青石,夏沒冬出其右,崟數十步中,悉作人面形。」唐.白居易〈太湖石〉詩:「遠望老嵯峨,近觀怪崟。」也作「岑」。
歷落     
瀏覽人次:407 收藏人次:149671
比喻人品高潔,有骨氣。也作「崎磊落」、「崎歷落」。
崎歷落     
瀏覽人次:365 收藏人次:0
比喻人品高潔,有骨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周伯仁道桓茂倫:『崎歷落可笑人。』」也作「崎磊落」、「欹歷落」。
    
瀏覽人次:308 收藏人次:0
山勢高險的樣子。《楚辭.淮南小山.招隱士》:「岑碕礒兮,碅磳磈硊。」宋.洪興祖.補注:「岑,山高險也。」也作「崟」。
    
瀏覽人次:163 收藏人次:0
山石高聳突出的樣子。唐.柳宗元〈鈷鉧潭西小邱記〉:「其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馬之飲于溪。」
    
瀏覽人次:23763 收藏人次:2046672
傾耳細聽。如:「聆聽」。《文選.張衡.思玄賦》:「聆廣樂之九奏兮,展洩洩以肜肜。」唐.李善.注:「聆,聽也。」《文選.謝靈運.登池上樓詩》:「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