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川澤納汙     
瀏覽人次:512 收藏人次:0
以湖泊江河能容納各種水流的特性,比喻人有涵養,能包容所有的善惡、毀譽。《左傳.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瀏覽人次:35036 收藏人次:5518873
水流匯聚的地方。如:「沼澤」、「湖澤」、「深山大澤」。
恩惠。如:「恩澤」、「德澤」、「澤及萬世」。
遺留下來的痕跡。如:「手澤」。
光彩。如:「光澤」、「色澤」。
滋潤。如:「潤澤」。
氣味。如:「一親芳澤」。
    
瀏覽人次:14892 收藏人次:5298626
穢物。如:「藏汙納垢」。《左傳.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
    
瀏覽人次:13658 收藏人次:2587957
收。如:「出納」、「交納」。
接受。如:「採納」、「接納」、「笑納」。
交付。如:「納稅」、「納糧」。
享受。如:「納福」、「納涼」。
懷疑。如:「納悶」。
驚異。如:「納罕」。
縫補。如:「納鞋底」。
    
瀏覽人次:11188 收藏人次:2725590
河流。如:「河川」、「山川」、「川流」。
大陸地區四川省的簡稱。如:「川俗」、「川菜」、「川劇」、「川鹽」。
速成的湯菜、或是將食物置於開水中燙過。如:「川燙」、「川肉片湯」。
川澤     
瀏覽人次:258 收藏人次:0
河川與湖泊。泛指湖、海、江、河等水流聚集的地方。《文選.曹植.贈丁儀詩》:「朝雲不歸山,霖雨成川澤。」
鞭長莫及     
瀏覽人次:12868 收藏人次:951703
《左傳.宣公十五年》宋人使樂嬰齊告急于晉,晉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天方授楚,未可與爭。雖晉之彊,能違天乎?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鞭不及腹     
瀏覽人次:503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鞭長莫及」之典源,提供參考。 《左傳.宣公十五年》宋人使樂嬰齊告急于晉,晉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天方授楚,未可與爭。雖晉之彊,能違天乎?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含垢納汙     
瀏覽人次:259 收藏人次:0
2.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指國君有容忍恥辱的度量。宋.蘇軾〈辯試館職策問劄子〉二首之二:「退而上書數萬言,大抵皆勸神宗忠恕仁厚,含垢納汙,屈己以裕人也。」後比喻包庇壞人壞事。如:「不正當的娛樂場所,往往含垢納汙,成為罪犯淵藪。」也作「納垢藏汙」、「含垢藏疾」、「藏垢納汙」、「藏垢懷恥」、「藏汙納垢」。
含垢藏疾     
瀏覽人次:222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宣公十五年》:「高下在心,川澤納汙,山藪藏疾,國君含垢,天之道也。」指國君應有容忍恥辱的寬大氣度。《周書.卷二○.賀蘭祥傳》:「先皇含垢藏疾,仍存聘享,欲睦之以鄰好,申之以婚姻。」後比喻包庇壞人壞事。《三國志.卷八.魏書.公孫度傳》裴松之注引《魏略》:「逆賊孫權,遭遇亂階,因其先人劫略州郡,遂成群凶,自擅江表,含垢藏疾。」也作「含垢納汙」。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