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川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川盆地所產的井鹽。係汲取鹽井中的鹽滷煎熬而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無色透明的礦物質。主要成分為氯化鈉。味鹹。有海鹽、池鹽、岩鹽等。可供調味及工業上使用。如:「粗鹽」、「精鹽」、「低鈉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四川省的簡稱。如:「川俗」、「川菜」、「川劇」、「川鹽」。
胸有成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同(西元1018∼1079),字與可,北宋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縣東)人。擅長詩文書畫,以畫竹及山水聞名。和蘇軾是表兄弟,也是感情深厚的好朋友。宋神宗元豐二年七月七日,蘇軾曝晒書畫時,找到了文與可贈送給他的〈篔簹谷偃竹圖〉。因為當時文與可已經過世,睹物思人,於是以此畫為篇名,寫下〈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文中敘述文與可畫竹的理論和對文與可的懷念。文與可十分喜愛竹子,所以在窗前種了一大片竹子,無論晴雨寒暑,都仔細觀察竹子的生長情形和姿態變化。文與可曾告訴蘇軾說:「畫竹之前,胸中必須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然後心手相應,如此才能將竹子生動的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段文字成為古代重要的繪畫理論。後來「胸...
喧賓奪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清.歐陽兆熊等《水窗春囈.附錄.川淮兩全說》:「川鹽佔淮已久,早成喧賓奪主之勢。」
成竹在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胸有成竹」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文同(西元1018∼1079),字與可,北宋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縣東)人。擅長詩文書畫,以畫竹及山水聞名。和蘇軾是表兄弟,也是感情深厚的好朋友。宋神宗元豐二年七月七日,蘇軾在曝晒書畫時,找到了文與可贈送給他的〈篔簹谷偃竹圖〉。因為當時文與可已經過世,睹物思人,於是以此畫為篇名,寫下〈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文中敘述文與可畫竹的理論和對文與可的懷念。文與可十分喜愛竹子,所以在窗前種了一大片竹子,無論晴雨寒暑,都仔細觀察竹子的生長情形和姿態變化。文與可曾告訴蘇軾說:「畫竹之前,胸中必須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然後心手相應,如此才能將竹子生動的神韻表現得淋漓盡...
麼些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少數民族之一。分布於大陸地區雲南西北及四川金沙江上游地帶。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彞語支。歷史悠久,西元三世紀初,已有摩沙夷居住於今四川鹽源一帶。其生計以農耕為主。間事漁獵。鑄銅手工業相當發達,麗江銅器聞名各地。傳統以女性為家長,財產按母系繼承。信仰東巴教,為一種多神教。崇拜山、水、風、火等自然現象。也稱為「納西族」。
文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018~1079)字與可,自號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宋梓州永泰(今四川鹽亭東)人。善詩文、書、畫,畫竹及山水有名。皇祐進士,累遷太常博士,嘗知湖州。著有《丹淵集》四十卷。也稱為「文湖州」。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