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巡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夜間巡邏警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回查看。如:「巡更」、「巡察」、「巡視」。
沿著某一路線到各處活動或參觀考察。如:「巡禮」、「巡迴」、「巡迴展」、「巡迴演唱會」。
量詞。用於計算酌酒奉客輪次的單位。如:「酒過三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天黑到隔天天亮的一段時間。如:「夜晚」、「午夜」、「夜不閉戶」、「夜闌人靜」、「夜以繼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巡夜人打更所敲擊的木梆。如:「重門擊柝」。南朝梁.無名氏〈木蘭詩〉二首之一:「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五齣:「棲鳥頻叫,擊柝連聲,女牆邊,側耳聽。」
打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把一夜分做五更,每到一更,巡夜者敲鑼擊梆以報時,稱為「打更」。如:「北方有些城市仍然保有打更的傳統,從晚上八時起至隔日清晨四時止。」
抱關擊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守門和巡夜報更的人。泛指位卑祿薄的小官。《孟子.萬章下》:「辭尊居卑,辭富居貧,惡乎宜乎?抱關擊柝。」元.周霆震〈軍中苦樂謠〉九首之五:「疊石支床擁敗氈,抱關擊柝日隨緣。」
梆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用竹子或木頭製成的響器,敲擊時發出聲響,用來召集群眾、報警或巡夜打更。《水滸傳》第二回:「找莊上打起梆子,你眾人可各執鎗棒,前來救應。」《三國演義》第一一回:「梆子響處,箭如驟雨射將來。」
擊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巡夜時敲打梆子以相警戒。《易經.繫辭下》:「重門擊柝,以待暴客,蓋取諸豫。」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晞不解衣,戒侯卒擊柝衛太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巡夜打更。《說文解字.手部》:「掫,夜戒守有所擊。」《左傳.昭公二十年》:「賓將掫,主人辭。」晉.杜預.注:「掫,行夜。」
更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打更巡夜的人。《福惠全書.卷二.蒞任部.發各告示》:「其鼓樓更夫,每晚泒定五人,輪更交替。」也稱為「更卒」。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