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布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行政教。《史記.卷一○.孝文本紀》:「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則天示之以菑,以誡不治。」三國魏.鍾會〈檄蜀文〉:「布政垂惠,而萬邦協和。」
布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宣布政使司的簡稱。明初設置,為掌理一省民政的機構。主官稱為布政使。
布政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明清各省民政兼財政長官。屬承宣布政使司,受轄於督撫,與掌理刑名的按察使並稱為「兩司」。也作「藩臺」、「藩司」。
布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棉三大政治勢力之一。西元一九七五年高棉陷共時,由中共所支持的波布(Plo Pot)組成。後越共以武力支持橫山林政權,將波布逐出高棉首都金邊,撤退至西南山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的事情。如:「政事」、「政治」、「從政」。
公家機關的業務。如:「內政」、「財政」、「省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紡織品的總稱。如:「布料」、「布帛」、「布匹」。
宣示、陳述。如:「布告」、「公布」、「宣布」。
遍及。如:「布滿」、「遍布」、「烏雲密布」。
安排、陳設。如:「布置」、「布局」。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 擁鐸拱稽:抱著鐸,拿著士兵名冊。鐸,音ㄉㄨㄛˊ,一種大鈴,有柄有舌,振舌發聲。古代常用來宣布政教法令或示警。稽,名冊。 (10) 建肥胡:立起幡旗。肥胡,一種狹長、垂直懸掛的旗幟。肥,通「飛」。 (11) 奉文犀之渠:握著鑲有犀牛角的盾。文犀,有文彩的犀牛角。渠,盾。 (12) 嬖大夫:下大夫。古時大夫分上、中、下三等,等級最低的稱為嬖大夫。嬖,音ㄅ|ˋ。 (13) 建旌提鼓:插起旗子,提起大鼓。 (14) 挾經秉枹:夾著兵書,握著鼓槌。經,兵書。枹,音ㄈㄨˊ,鼓槌。 (15) 十旌:以十面旌旗所代表者為一單位。一行百人,十行設一旌旗,十旌約為萬人。旌,音ㄐ|ㄥ。 (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一種大鈴,有柄有舌,振舌發聲。古代常用來宣布政教法令或示警。材質不一。如鈴鐸、木鐸。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君主時代,國君辦事與發布政令的地方。如:「朝廷」、「宮廷」。《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秦王齋五日後,乃設九賓禮於廷,引趙使者藺相如。」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安貧樂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州布衣陳師道,文詞高古,度越流輩,安貧守道。」 02.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卷四五.諸儒學案上三.布政陳克庵先生選》:「由張東白之事觀之,非平日安貧守道之意,徹乎表裡,安能使朋友信之如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