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6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布政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明清各省民政兼財政長官。屬承宣布政使司,受轄於督撫,與掌理刑名的按察使並稱為「兩司」。也作「藩臺」、「藩司」。
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如:「使用」、「使勁」、「使性子」、「使眼色」。
令、讓。如:「迫使」、「使人開心」。
派、差遣。如:「支使」、「使喚」、「差使」。
如果。如:「假使」。
奉命到外國執行任務或留駐的外交官員。如:「使節」、「大使」、「公使」。
奉命到國外從事外交工作。如:「出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人的事情。如:「政事」、「政治」、「從政」。
公家機關的業務。如:「內政」、「財政」、「省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紡織品的總稱。如:「布料」、「布帛」、「布匹」。
宣示、陳述。如:「布告」、「公布」、「宣布」。
遍及。如:「布滿」、「遍布」、「烏雲密布」。
安排、陳設。如:「布置」、「布局」。
布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施行政教。《史記.卷一○.孝文本紀》:「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則天示之以菑,以誡不治。」三國魏.鍾會〈檄蜀文〉:「布政垂惠,而萬邦協和。」
參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元朝中書省、明朝布政使司和通政使司、清朝各部及民初高級軍事機關都設參議。
布政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宣布政使司的簡稱。明初設置,為掌理一省民政的機構。主官稱為布政使
三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種官職的合稱:(1)東漢以太尉、司空、司徒為三司。《後漢書.卷六.孝順帝紀》:「今刺史、二千石之選,歸任三司。」唐.章懷太子.注:「三司,三公也,即太尉、司空、司徒也。」也稱為「三公」。(2)唐代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詰之。三司,謂御史大夫、中書、門下也。」(3)後唐迄宋以鹽鐵、度支、戶部為三司,皆理財之官。《資治通鑑.卷二六五.唐紀八十一.昭宣帝天祐三年》:「戊寅,以朱全忠為鹽鐵、度支、戶部三司都制置使。」(4)明時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三司。皆為各行省的文武長官。
驗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檢驗清楚。《清會典事例.卷一六九.戶部.田賦.運解協餉》:「至收餉布政使司處,驗明印封。」
藩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明朝時負責各省民政和財政的官員。參見「布政使」條。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