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660.00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希伯來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亞巴勒斯坦地區的一支游牧民族。參見「猶太人」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盼望、期待。如:「希望」、「希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去」相反。如:「來人」、「往來」、「來日方長」、「來來去去」。
表有餘或不足,常用於量詞或數詞之間。如:「十來歲」、「三十來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父親的哥哥。如:「伯父」。
古代兄弟排行中最大的。如:「伯、仲、叔、季」。
尊稱年齡或輩分高的人。如:「老伯」、「世伯」。
古代封建制度裡,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三等。如春秋時的鄭伯。
來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來使。南朝宋.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來人忘新術,去子惑故蹊。」《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悔生連忙收下,代寫收條,付與來人去了。」
2.後人。漢.揚雄〈劇秦美新〉:「宜命賢哲作帝典一篇,舊三為一,襲以示來人,摛之罔極。」
漢摩拉比法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為當今世界上最早有系統且較為完備的成文法典。此法典後來也成為閃米特人其他各族如亞述人、加勒底人和希伯來人制定法律的基礎。而在西元前1663年,埃蘭人(Elam)進攻巴比倫,並將刻著漢摩拉比法典的十杯做為戰利品帶回其位於伊朗西南部的首都蘇薩(Susa)。直至西元1902年由法國人和伊朗人組成的考古隊發現,自此重見於後世。 參考書目註1:通鑑文化編輯部,《消失的古文明》,新北市:生活品味文化,民95,頁65-67。註2:陳恒(2000)。巴比倫的智慧。臺北市:林鬱文化。頁73-79。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漢摩拉比法典英文關...
摩西律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摩西根據耶和華經傳給希伯來人的律法。其內容以十誡為主,包括民法、道德律和宗教儀禮等。
猶太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布於西亞巴勒斯坦地區的游牧民族。為閃族的一支。曾建立以色列國及猶太王國,後為羅馬帝國所滅,數十萬人民慘遭殺害,其餘人口則被迫遷徙,散居世界各地。由於中世紀歐洲的基督宗教國家均極端排斥猶太人,猶太人無土地所有權,故多從事商業和金融業。流亡時,盡力衛護傳統民族文化、宗教,特別重視家庭生活、子女教育。十九世紀後期,發起「猶太復國運動」,捐獻資金,購買巴勒斯坦的土地。西元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正式成立以色列國。也稱為「希伯來人」。
閃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加索人種的一支,包括古代的巴比倫人、亞述人、希伯來人、腓尼基人等。講閃米語,居住在亞洲的阿拉伯、巴勒斯坦及東非洲的阿比西尼亞。現代的阿拉伯人、猶太人及伊索匹亞人大多為其後裔。閃族最早以游牧生活為主,西元前二千年間,轉而從事航海與商業。在宗教上創立了猶太教、基督教、回教三大宗教,而古今多數國家所使用的文字是由腓尼基字母轉變而來,此二者對後世影響最巨。也稱為「塞姆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