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帶走     
瀏覽人次:510 收藏人次:0
攜帶離開。如:「他離開時,我見到他帶走了手提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九回:「因為家母也要跟我出門去,放它在家裡倒是個累,不如換了銀子帶走的便當。還有我那一所房屋,也打算要賣了呢。」
    
瀏覽人次:14418 收藏人次:3579880
用來繫綁,像繩子一類的長條物。如:「腰帶」、「絲帶」、「鞋帶」、「皮帶」。
泛指長條形的物體。如:「海帶」、「錄音帶」。
區域、地區。如:「地帶」、「熱帶」、「寒帶」、「亞熱帶」、「沿海一帶」。
隨身攜著、拿著。如:「攜帶」、「帶球跑」、「出門記得帶錢。」
佩掛。如:「佩帶」、「帶劍」。
引導、率領。如:「帶路」、「帶隊」、「帶兵」、「帶領」、「帶動唱」。
含有。如:「面帶笑容」、「愛滋病帶原者」。
加上、附加。如:「連帶」、「連說帶笑」。
    
瀏覽人次:9304 收藏人次:11009174
步行。如:「走路」。
逃跑。如:「逃走」、「敗走」。
離開。如:「走開」、「我明天就要走了。」
往、去。如:「走訪」、「走投無路」。
交往、來往。如:「走動」、「他們兩家走得很勤。」
洩漏。如:「走漏」、「走光」、「走電」。
失去原來的形態。如:「走味」、「走樣」、「走調」。
移動。如:「拿走」、「這步棋走錯了。」、「那個鐘走得太快了。」
比喻死亡。如:「他撒手走了。」
供步行的。如:「走廊」、「走道」。
    
瀏覽人次:29856 收藏人次:3927509
2.指某些自然界或人的力量將東西掀起或帶走。[例]席捲、風捲殘雲、捲起塵土
落花流水     
瀏覽人次:12125 收藏人次:805060
「落花流水」是暮春時,凋零的落花被流水帶走的景象。此語常見於詩詞中,例如李群玉的〈奉和張舍人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李群玉,字文山,晚唐詩人。他的個性淡泊名利,曾應進士舉,不第。至於詩風,《唐摭言》曾稱他「詩篇妍麗,才力遒健」,算是正面的評價。在這首詩中,李群玉描寫了在暮春之時送友人離去的情景,藉著落下的花瓣隨著水流而去,更讓人平添幾許依依愁緒。「落花流水」本來是客觀的自然景色,在詩人墨客眼中成了離愁、哀傷的象徵。這種意象的借用,像趙嘏的「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李嘉祐的「落花流水共添悲」都是。五代時,南唐李後主有一闕〈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裡頭有兩句:「流水落花歸去也,天上人間。」...
包比(J._Bowlby)的依附理論     
瀏覽人次:6825 收藏人次:351070
驗,此實驗顯示依附不僅僅是由生物本能如饑餓所激發。在這一系列實驗,新生恆河猴出生後很快從牠們母親身邊帶走,並為牠們提供了兩個代理母親,一個是由的鐵線做成,另一個是木頭套上泡沫橡皮和毛衣做成,兩個人偶皆加溫並可在胸前裝上奶瓶提供食物。此實驗是觀察猴子會趴附提供柔軟衣物接觸的人偶或提供食物來源的人偶,結果是這些猴子會趴附柔軟衣物人偶,無論提供食物與否。這些猴子在柔軟衣物人偶在附近時也較為積極探索周遭,似乎此人偶為牠們提供了一種安全感。目錄1 孩童對養育者的依附1.1 陌生情境(strange situation)2 依附類型...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瀏覽人次:4950 收藏人次:251059
(諺語)指錢財乃身外之物,既非與生俱來,死後也無法帶走。勸人在世不要太汲營於追求利益。如:「反正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又何必跟他錙銖必較呢?」
走廊     
瀏覽人次:2894 收藏人次:1797701
1.屋簷下可供人通行往來的走道。如:「下課時,走廊上常見三五成群的學生。」《儒林外史》第四○回:「池子旁邊,都是硃紅欄杆,夾著一帶走廊。」
限制式寫作     
瀏覽人次:2870 收藏人次:626888
請你根據這個線索,將這篇文章還原。1. 落下來的花瓣,有些被她們的鞋印入泥中;有些黏在妹妹身上,被她帶走;有些浮在池面,被魚兒銜入水裡。那多情的燕子不歇地把鞋印上的殘瓣和軟泥一同銜在口中,到梁間去,構成他們的香巢。2. 姊姊說:「你看,花兒都倦得要睡了!」「待我來搖醒她們。」姊姊不及發言,妹妹的手早已抓住樹枝搖了幾下。花瓣和水珠紛紛地落下來,鋪得銀片滿地,煞是好玩!3.她們還在園裡玩,也不理會細雨絲絲穿入她們的羅衣。池邊梨花的顏色被雨洗得更白淨了,但朵朵都懶懶地垂著。4.妹妹說:「好玩啊,花瓣一離開樹枝,就活動起來了!」...
流水落花     
瀏覽人次:2452 收藏人次:154749
此處所列為「落花流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落花流水」是暮春時,凋零的落花被流水帶走的景象。此語常見於詩詞中,例如李群玉的〈奉和張舍人送秦鍊師歸岑公山〉詩。李群玉,字文山,晚唐詩人。他的個性淡泊名利,曾應進士舉,不第。至於詩風,《唐摭言》曾稱他「詩篇妍麗,才力遒健」,算是正面的評價。在這首詩中,李群玉描寫了在暮春之時送友人離去的情景,藉著落下的花瓣隨著水流而去,更讓人平添幾許依依愁緒。「落花流水」本來是客觀的自然景色,在詩人墨客眼中成了離愁、哀傷的象徵。這種意象的借用,像趙嘏的「無限春愁莫相問,落花流水洞房深」、李嘉祐的「落花流水共添悲」都是。五代時,南唐李後主有一闕〈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