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坦廣闊的原野。《左傳.桓公元年》:「秋,大水。凡平原出水為大水。」《文選.王粲.七哀詩二首之一》:「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
平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平原則是當代英國教育哲學家皮德思(R.S. Peters, 1919~)所主張的幾項高層程序原則(higher order principles of procedure)之一。皮德思主張公平原則是一切道德原則的原則,是道德正義的總原則。
  皮德思在論述道德原則時,特別強調道德的普遍性與可行性,是以他將道德原則分為高層的程序原則與低層的基本規律(basic rules):而在程序原則方面,他所提出的第一項總原則即是公平原則。皮德思承續了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看法,認為公平原則就是「平者待之以平,不平者待之以不平」,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
氾濫平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河川兩側的低地當洪水發生時,常被淹沒的地帶。氾濫平原常由厚層沖積層組成,主要發生於河川兩側低地常由於河川水位高漲,越過河床兩側天然堤而形成。通常氾濫平原位居河川的下游地帶。例如泥羅河下游(即埃及境內)沿河寬約二十公里的地帶,年年遭受定期氾濫,所以也就尼羅河下游的氾濫平原。年年洪水帶來極肥沃的土壤,在此地沖積,所以成為埃及的精華地區。中國的黃淮平原,原是昔日黃、淮兩河及其眾多支的氾濫平原。氾濫平原也常成為古文明的發源地。河流兩岸在洪氾期間常有氾濫,河水越過平常的河道,向兩岸低窪地溢流,洪水所狹帶泥沙每隨洪水沉積於河岸兩側廣大平原之上。凡被河水氾濫所及地區,稱為氾濫平原。氾濫平原在淡水河及高...
豪雨或久雨,大河兩岸常有洪氾,洪水所挾帶之泥沙,隨洪流沉積于河岸兩側廣大平原之上,是為氾濫平原。氾濫平原可分為谷內氾濫平原平原與低地氾濫平原兩類,前者因谷壁上部受風化作用或雨水沖刷而後退加寬,河谷寬度增加以後,河水即有機會,進行沉積,而形成谷內氾濫平原。後者乃位于廣大地區內之岩床,早已向下彎曲,形成廣大之窪槽,槽內容納深厚之沖積層,每臨洪氾季節,流量流速加大,其所挾帶大量泥沙,又遇河道蜿蜓排水滯緩,因而形成低地氾濫平原
外洗平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冰河期結束時,大陸冰河逐步後退時,融化的冰水攜帶大量泥土、沙礫,流到冰河前端的外緣後,把搬運物重新淘選,沿途沉積,而形成廣大的平原,稱為外洗平原。例如芬蘭和瑞典南部的平原、波蘭和德國的平原,都是昔日北歐冰帽向北退縮時造成的平原
平原督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劣酒的隱語。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桓公有主簿善別酒,有酒輒令先嘗。好者謂『青州從事』,惡者謂『平原督郵』。」青州有齊郡,齊與臍同音,言好酒直至臍下;平原有鬲縣,鬲與膈同音,言惡酒只到膈下。
嘉南平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包括雲林、嘉義、臺南、高雄等地,以栽培稻米、蔗糖為主,是臺灣最富庶的平原
花東縱谷平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東縱谷平原位於台灣東部,夾於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之間,由花蓮溪、秀姑巒溪和卑南溪三條溪流的沖積平原所組成。該平原南北長約180公里,東西寬2~7公里,面積約1000平方公里,因橫跨花蓮、台東兩縣而得名。
虎落平原被犬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英雄在失勢時,容易遭到小人的欺侮。《西遊記》第二八回:「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縱然好事多磨障,誰像唐僧西向時?」
黃淮平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包括河北省全部、山東省西部、河南省大部及江蘇、安徽兩省的北部。主要由黃、淮兩河沖積而成,北隔黃河河道與海河平原相鄰。地形平坦,大多為海拔五十公尺左右,為中國大陸重要的農業區。盛產小麥、棉花、雜糧及溫帶水果。
河套平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黃河河套內三個沖積平原的統稱。西套位於賀蘭山東方,即寧夏平原。後套在五原、臨河一帶,農業發展較前套遲。陰山南麓的東部則為前套,靠近內地,為開發較早的農業地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