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2.76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平版印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平版製版的印刷方法。適用於各種彩色、黑白的印刷品,如書籍、月曆、型錄、海報、雜誌等。
平版印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早在1798年,奧國作家塞納菲爾德(Alois Senefelder, 1771-1834)發明石版印刷術(Lithography),利用水與脂肪相互反撥的原理,在平面上印刷,因而成為平版印刷術(Planography)的蒿矢,並以此原理製造了世界上第一部的木製石版印刷機。
  平版印刷,是在印版之印紋部分(印刷面)粘著油墨,無印紋部分(非印刷面)使附著水分,而印刷面與非印刷面均一律平坦同高,因水與脂肪性油墨互相排斥反撥,已著油墨之印刷面經加壓接觸,將油墨移轉於紙張或他種承印物件上之過程。
  一般平版印刷,是以承印廣告、招貼、月曆、書籍、報紙、地圖,因其複製方法較凸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凹凸、不傾斜、無高低之分的。如:「平坦」、「水平」、「平滑」。
均等。如:「平等」、「公平」、「平衡」。
普通、尋常、不特別。如:「平凡」、「平常」、「平淡無奇」。
安舒無事。如:「平安」、「太平」、「和平」。
冷靜安定。如:「心平氣和」、「平心靜氣」。
止息、使安定。如:「平息」、「平亂」、「平定」。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又分為陰平、陽平。如「東」、「江」、「文」、「凡」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章。如:「印章」、「印信」、「官印」、「鋼印」、「六國相印」。
痕跡。如:「手印」、「沙灘上的腳印」。
印刷。如:「印製」、「印發」、「影印」、「刊印」、「排印」、「翻印」。
符合。如:「心心相印」、「互相印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築牆或建築用的木夾板。如:「版築」。
印刷時用的印板,上面刻有文字或圖形。如:「版畫」、「雕版」、「鉛版」、「活字版」、「照相版」。
泛指書籍等印刷品或影音圖像。如:「版權」、「出版」、「盜版光碟」。
印刷品印行的次數。如:「版次」、「初版」、「再版」。
報紙或雜誌的版面。如:「頭版」、「財經版」、「社會版」、「藝文版」。
量詞:A>計算報刊頁面的單位。如:「今天的報紙共有十六版。」B>計算出版品印行次數的單位。如:「這本書已出至十二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清潔、梳理或塗抹的工具。如:「刷子」、「毛刷」、「鞋刷」、「牙刷」、「雨刷」、「睫毛刷」、「油漆刷」。
用刷子清潔、梳理。如:「刷洗」、「刷鞋」、「刷牙」、「幫寵物刷毛」。
用刷子塗抹。如:「刷牆壁」、「刷油漆」。
淘汰。如:「我們的球隊,預賽時就被刷掉了。」
將晶片或條碼等抹過機器識別。如:「刷卡」、「刷條碼」。
擬聲詞。摹擬急速擦過的聲音。如:「刷的一聲,進球了。」
印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用照相及分色技巧,把文字、圖畫等原稿製成印版,加上油墨壓印,並可連續印出的技術。依版式分為凸版、平版、凹版及網版等四種印刷方式。也稱為「刷印」。
平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刷版式之一。版面附著油墨部分,與其他部分差不多一樣平,稱為「平版」。平版又可概分為平面版、平凹版及平凸版。通常是用鋁或鋅片所製成。
玻璃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照相製版。為複製圖畫或照片所使用的印刷版。十九世紀中期由德國人亞伯特發明。製版時,將陰片覆蓋在塗有重鉻酸鉀盛光膠的厚玻璃上,進行曝光,再浸入溫水中沖洗即成。屬平版印刷,只能印黑白。因需靠手工製版,成本較高,但成品十分精細,多用於印刷美術品,手跡和重要文獻,今少有人使用。也稱為「珂羅版」、「阿膠版」。
照相平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照相技術製成的平版印刷版。先依原稿的印刷需要,攝製成分色底片、網目底片等,再運用製版技術拼整成校樣或藍圖,待修整及校正色調後,該校樣或藍圖即可製成平版印刷版,以供印刷。版材包括鋅、鋁、不鏽鋼及多層金屬等。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