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02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并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侵占別國領土或他人的財物、土地。《文選.郭璞.江賦》:「摠括漢泗,兼包淮湘,并吞沅澧,汲引沮漳。」《文選.揚雄.劇秦美新》:「至政破縱擅衡,并吞六國,遂稱乎始皇。」也作「併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物未經咀嚼就吃下去。如:「她一口氣吞了好幾顆藥。」
忍住。如:「忍氣吞聲」。
侵占。如:「吞沒」、「併吞」、「吞款」。
吞吞吐吐:說話不乾脆,一付要說不說的樣子。如:「有話快說,別吞吞吐吐的,讓人看了心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兼有。通「併」。[例]并吞、兼容并蓄
不約而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及至秦王,蠶食天下,并吞戰國,稱號曰皇帝,主海內之政,壞諸侯之城,銷其兵,鑄以為鍾虡,示不復用。元元黎民得免於戰國,逢明天子,人人自以為更生。嚮使秦緩其刑罰,薄賦斂,省繇役,貴仁義,賤權利,上篤厚,下智巧,變風易俗,化於海內,則世世必安矣。秦不行是風而(脩)〔循〕其故俗,為智巧權利者進,篤厚忠信者退;法嚴政峻,諂諛者眾,日聞其美,意廣心軼。……行十餘年,丁男被甲,丁女轉輸,苦不聊生,自經於道樹,死者相望。及秦皇帝崩,天下大叛。陳勝、吳廣舉陳,武臣、張耳舉趙,項梁舉吳,田儋舉齊,景駒舉郢,周市舉魏,韓廣舉燕,窮山通谷,豪士並起,不可勝載也,然皆非公侯之後...
囊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包羅、席捲一切。《文選.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唐.陳子昂〈感遇〉詩:「囊括經世道,遺身在白雲。」
蠶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漸進式侵占他國的土地。秦.李斯〈諫逐客書〉:「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漢書.卷五一.賈山傳》:「蠶食諸侯,并吞海內。」
極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竭盡一切能力。唐.杜甫〈劍門〉詩:「并吞與割據,極力不相讓。」《文明小史》第一五回:「三個人恐怕守著先生,諸多不便,極力相辭,情願在船上守候。」
併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侵占他人財物土地或他國的領土。《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自取唐州破湖南後,志氣愈驕,有併吞天下之心。」《三國演義》第一一一回:「昔日武祖縱橫四海,文帝、明帝有包括宇宙之志,併吞八荒之心。」也作「并吞」。
稱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呼、名號。《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及至秦王蠶食天下,并吞戰國,稱號曰皇帝。」《後漢書.卷一一.劉盆子傳》:「今將軍擁百萬之眾,西向帝城,而無稱號,名為群賊,不可以久。」
兼弱攻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并吞弱國,攻打政治昏昧的國家。《書經.仲虺之誥》:「兼弱攻昧,取亂侮亡。」《三國演義》第六○回:「若拘執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從權變。且兼弱攻昧,逆取順守,湯、武之道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