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3.50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幻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幻的境界。宋.陸游〈秋晚〉詩:「幻境槐安夢,危機竹節灘。」《花月痕》第七回:「今天我怎的這樣迷惑起來,莫非是夢中幻境麼?」
太虛幻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虛擬的空幻仙境。《紅樓夢》第一回:「與道人竟過一大石牌坊,上書四個大字乃是『太虛幻境』,兩邊又有一副對聯,道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幻境舞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儀式舞名。指舞者動作不能自主,呈顯恍惚或神迷狀態的一種舞蹈,(但非催眠舞蹈)。通常有下列幾種情況:一、整個群體跳舞,然後進入神迷狀態,像爪哇的凱雅克舞(Ketjark)。二、某一個群體以舞蹈動作達到忘我境界,像埃及或阿拉伯的德爾維希舞〔見Dervish〕。三、一位舞者先進入催眠狀態然後起身跳舞,像巴厘島的姜涅舞〔見Jangger〕。四、群體先以唱歌開始,然後發展到加入舞蹈動作,像猶太人的坎托舞(Kantor)或西印度群島巫毒舞(Voodoo Magical Dance)。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假、不真實的。如:「虛幻」、「幻境」、「幻象」。《列子.周穆王》:「有生之氣,有形之狀,盡幻也。」宋.蘇軾〈登州海市〉詩:「心知所見皆幻影,敢以耳目煩神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疆界。如:「國境」、「邊境」。
地方、場合。如:「環境清幽」、「人間仙境」。
遭遇的情況。如:「順境」、「處境」、「家境清寒」、「漸入佳境」。
進展的程度。如:「學無止境」。
走火入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走火,道教指修煉精氣神,急躁冒進,產生內氣亂竄的狂躁現象。入魔,是因走火產生幻象。後以走火入魔泛指修行者將禪修生起的幻境和現實世界混淆的精神症狀。也作「走魔入火」。
太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玄虛、虛幻的境界。[例]太虛幻境、神遊太虛
夢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夢境、幻境
付之一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與相知者互相的寬慰與開釋。在面對有限的生命,榮辱由人不由己的狀況,只好安於困窘的物質生活,對這如幻境般不真實的世界,一笑置之。後來「付之一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態度毫不在意,一笑置之。有時表現的是一種豁達的人生觀,如宋人張元幹的〈永遇樂.飛觀橫空〉詞:「曲屏端有,吹簫人在,同倚暮雲清曉。乘除了、人間寵辱,付之一笑。」有時表現的是一種不在意事情的應付態度,如《程乙本紅樓夢》第三○回:「別人總沒解過他們四個人的話來,因此,付之一笑。」
幻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認為一切現象只如幻境,所以稱現象的消失為「幻滅」。唐.鄭頲〈臨刑〉詩:「幻生還幻滅,大幻莫過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