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31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康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724~1804)德國哲學家,結合理性主義及經驗論,而樹立所謂批判哲學,被視為西方極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主要著作被合稱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以及《判斷力批判》。
康德道德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是以理性的自律為基礎而開展其道德哲學的論點;亦即當道德言行依理性實踐時,便成就一項具有道德價值的行動。故其道德哲學又稱為自律倫理學。
  康德道德哲學是由日常生活中之行為表現作為反省的起點。當一人偷竊時,人們會說「予以排斥」,表示他「不應該偷竊」。此時所呈現的「應該」,即具有「應然」的意義在,且有別於「實然」的命題。然而人如何產生這類應然命題的判斷?康德進而反省發現,當人們在作此項宣稱時,所彰顯的是一項法則或具有普遍規範的命題,所以康德提出其道德哲學中的第一項命題:僅依據你能認同它成為一項普遍法則而行動。具體而言,亦即道德主...
康德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德學派乃以康德學說為宗的哲學,其主要的論點源自康德康德(Imm. Kant, 1724~1804)乃德國近代哲學家。其思想一則受理性主義的影響,再則受經驗主義的影響,於一七八一年提出〔純粹理性批判〕。該書表現康德對知識論之探討,批判與補充。康德認為知識之所以可能,乃人的感官對於時空先具有先天普遍的直觀,透過時空的先驗形式,人類的感官得以認識事物。其次,理性乃透過悟性對人類感官所統攝之實質,依照思想之「量」、「質」、「關係」與「狀態」的範疇綜合成「概念」。
  康德繼〔純粹理性批判〕之後,提出〔實踐理性批判〕。若以〔純粹理性批判〕所處理的是自然客體世界,〔實踐理性批判〕即探索以...
康德術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是十八世紀德國重要的哲學家,著有〔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實踐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判斷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未來形上學導論〕(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等,提出「先驗哲學」(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以批判歐陸理性主義與英倫經驗主義。其學說要旨如下:(1)以批判方法檢討理性限制,發據知識的先驗元素;(2)以先天心靈形式說建立形式主...
康德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德(I. Kant)於一七二四年生於科尼斯堡(Königsberg),自一七四○年起在當地的大學攻讀哲學、神學及自然科學,並受吳爾夫-萊布尼茲學派哲學思想的影響。康德最後在一七七○年任科尼斯堡大學邏輯與形上學的教授。終其一生,生活單純簡樸,生活起居極為規律,雖未曾離開其鄉土,但著作的影響卻無遠弗屆。康德著作的要旨在於解開「人是什麼」,亦即「人之所以為人的條件」這項問題,由認知、道德、審美三個方面闡述。
  在認知方面,要解決「普遍有效性的知識如何可能」,康德一七八一年版的〔純粹理性批判〕(Kritik der Reinen Vernuft)中,首先將知識限定為數學、物理等自然科...
康德黎(Dr.James Cantli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德(Immanuel Kant)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德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九世紀後半期至二十世紀初期,盛行於德國等地的哲學流派。創始人為李普曼和朗格,取康德之根本研究而自成體系,特別著重於康德之理性批判的精神。
康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德爾(1881~1965)被稱為「美國比較教育之父」,是比較教育學界公認的一位巨人。康氏為猶太人,出生於羅馬尼亞,後在英國接受教育,歷經曼徹斯特文法中學(Manchester Grammar School)、曼徹斯特大學(Manchester University)。一九一五年婚後數年即移居美國發展,取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並自一九二四至一九四四年間擔任哥大國際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出版的〔教育年鑑〕(Educational Yearbook)主編達二十年,建立其在美國比較教育學界之地位。此外曾擔任〔學校與社會〕(School and Society)...
康德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德學說為要旨的哲學觀點。特色是結合理性主義和經驗論,主張知識之所以可能,是人的感官對於時空先具有先天普遍的直觀,透過時空的先驗形式,事物得以被認識。此外尚有多種主張,對後世哲學發展影響甚大。也稱為「康德學派」(Kantianism)。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