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9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廢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棄君王、國家。《三國演義》第四回:「卓賊欺天廢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報國效忠之臣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棄不用。如:「報廢」、「廢除」、「廢止」、「半途而廢」。
沒有用處的。如:「廢紙」、「廢話」、「廢水」、「廢物利用」。
肢體殘缺或功能不健全。如:「殘廢」。
衰敗、毀壞。如:「百廢待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君。如:「君主」、「兵強主尊」。
主人。如:「地主」、「店主」、「主僕」、「東道主」。
最重要的。如:「主要」、「主角」、「主將」、「主食」。
掌管。如:「主宰」、「主管」、「主持」、「主政」。
心裡對事情的定見或看法。如:「主見」、「主意」、「六神無主」。
基督徒或回教徒稱其所信仰的神。如:「主耶穌」、「阿拉真主」。
死人的牌位。如:「神主」、「木主」。
季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期的,在《屬於十七歲的〉這本書裡的作品,我們看到了虛無、漂泊的色彩,肯定那個年代流行於年輕人中間的頹廢主義傾向;第二種是自傳性的作品,對女性在社會上的各種不公平遭遇有了更深厚的體會與思考;第三種是摻雜著浪漫與寫實,是最具前瞻性、特殊風格的,作品以〈琴手〉為代表;第四種是充滿幽默、嘲諷的寫實主義作品,以犀利、深富社會性的嘲弄筆調,來針砭社會的不平、不義;以〈雞〉、〈拾玉鐲〉為代表。
報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國家盡忠效力。如:「投身軍旅所為何事?不過就是報國而已。」《三國演義》第四回:「卓賊欺天廢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報國效忠之臣哉?」《儒林外史》第三八回:「熱心救難,又出驚天動地之人;仗劍立功,無非報國忠臣之事。」
不忍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忍心說。《三國演義》第四回:「卓賊欺天廢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報國效忠之臣哉?」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