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2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弄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吹乾。
弄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搞把戲騙人。《西遊記》第二七回:「若要不打他,顯得他倒弄個風兒;若要打他,又怕師父念那話兒咒語。」
弄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三:「蓋摛章繪句,嘲弄風月,雖工亦何補!若覩(睹)道者,出語自然超詣,非常人能蹈其軌轍也。」
弄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唐.符載〈送袁校書歸秘書省序〉:「道光事備,青春北歸,柳出帝里,蘭芳省署,嘯侶持觴,吟弄風月,藉藉當年,為樂如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玩、賞玩。如:「玩弄」、「把弄」。
做。如:「弄菜」、「弄飯」。
探究、追查。如:「弄清楚」、「弄明白」。
使事物改變狀態。如:「弄髒」、「幫我把蝴蝶結弄好,好嗎?」
吹奏。如:「弄簫」、「弄笛」。
欺騙。如:「戲弄」、「愚弄」。
取得、多指用不正當方法取得。如:「弄錢」、「這張票從哪兒弄來的?」
樂曲名稱。如:「江南弄」、「梅花三弄」。
巷子。如:「巷弄」、「你住幾巷幾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空氣流動所產生的現象。如:「春風」、「北風」、「颱風」。
景象。如:「風光」、「風景」。
習氣、習俗。如:「校風」、「風氣」、「移風易俗」、「傷風敗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消息。如:「風聲」、「口風」、「通風報信」、「聞風而逃」。
傳聞的。如:「風聞」、「風評」、「風傳」。
氣韻、儀態。如:「作風」、「風度」、「風格」、「風韻」。
中醫上稱某些病症為「風」。如:「風溼」、「風寒」。
名譽。如:「家風」、「門風」。
借風力的吹拂使東西乾燥或潔淨。如:「風乾」、「風雞」、「晒乾風淨」。
詩經體裁之一。指詩經國風中收集的民俗歌謠。
吹。如:「春風風人」。
搔首弄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故意賣弄風情。清.王士禎等《師友詩傳錄》:「昧於詩之正變,而徒掇拾古今諸家之片詞瑣語,描頭畫角,搔首弄姿。」也作「搔頭弄姿」。
風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風,指《詩經》中的〈國風〉;騷,指《楚辭》中的〈離騷〉。《宋書.卷六七.列傳.謝靈運》:「原其飇流所始,莫不同祖〈風〉、〈騷〉。」後用「風騷」泛指詩文之事。唐.高適〈同崔員外綦毋拾遺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詩:「晚晴催翰墨,秋興引風騷。」宋.蘇舜欽〈奉酬公素學士見招之作〉詩:「留連日日奉杯宴,殊無閒隙吟風騷。」
2.借指文采、才情。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一折:「他多管是意不平自發揚,心不遂閒綴作,十分的賣風騷,顯秀麗,誇才調。」
3.當代的潮流。如:「這部電影在今年的國際影壇上獨領風騷,大放異彩。」清.趙翼〈論詩〉詩其二:「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4.風流放蕩。《醒世恆言.卷三四.一文錢小隙造奇冤》:「那老兒雖然風騷,到底老人家,只好虛應故事,怎能勾滿其所欲?」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二八齣:「我為人性格風騷,洞房中最怕寂寥。」亦指風流放蕩之人。清.李漁《憐香伴》第二六齣:「他出這等風致題目,一定是個老風騷,做首肉麻的詩應付他。」
5.本指女子俏麗,今多指輕佻的樣子。《說唐全傳》第一三回:「那些風騷婦女明知有此光景,在家坐不過,又喜歡出來佈施,也趁此機會識兩個青年標致後生,算為一樂。」清.徐珂《清稗類鈔.考試類.朝考避翠浪字》:「某年新進士朝考,題為『麥天晨氣潤』,一進士詩中用『翠浪』二字,閱卷者大駭,謂翠字已不可用,況更加以浪字。倘進呈,必大觸聖怒。蓋京中俗諺,以浪為婦女風騷之代名詞也。」
風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風勢強勁或風勢強勁的地方。《三國演義》第九八回:「汝引三千軍逕到魏兵屯糧之所,不可入營,但於上風頭放火。」《西遊記》第二二回:「像這潑魔毒怪,使攝法,弄風頭,卻是扯扯拉拉,就地而行,不能帶得空中而去。」
抹月批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批、抹,玩賞。抹月批風指吟月弄風。宋.蘇軾〈和何長官六言次韻詩〉五首之四:「貧家何以娛客?但知抹月批風。」宋.楊萬里〈寄題喻叔奇國博郎中園亭二十六詠〉詩:「客來莫道無供給,抹月批風當八珍。」也作「批風抹月」、「批月抹風」、「抹月披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