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48.55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弔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弔祭慰問喪家。《三國演義》第三七回:「曹操使人齎禮弔問,又親往祭奠。」《紅樓夢》第一二回:「七日發引,寄靈於鐵檻寺,日後帶回原籍。當下賈家眾人齊來弔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祭拜死者。如:「弔祭」、「弔慰」。
慰問、撫慰。如:「哀弔」、「弔民伐罪」。
懷念、追思古人或往事。如:「憑弔」、「弔古」。
量詞。古代計算錢幣的單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出心中的疑難請求別人回答。如:「問答」、「請問」、「問路」、「發問」。
為表示關切而探望、拜候。如:「慰問」、「訪問」、「問候」、「問訊」。
審訊。如:「審問」、「問案」。
責備。如:「責問」、「興師問罪」。
干涉。如:「不聞不問」、「我的事請你不要過問。」
弔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弔祭、弔喪、弔問
引經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爽為官,但荀爽未就職。當時社會動亂,禮教崩壞,人們通常不為妻子服喪,或在為父母服喪期間仍到別人家中弔問喪疾,或者私自為死去的長輩加封諡號,這些行為都是違反禮節的。荀爽便引用典籍裡的記載,來糾正時人錯誤的禮教觀念,雖然沒有完全改變當時人的習俗,也收到了很不錯的效果。後來「引經據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引用經書典籍等做為說話、作文的依據。
弔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弔唁、弔問
弔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弔喪、弔唁、弔問
哀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慰弔問。《周禮.秋官.小行人》:「若國有禍災,則令哀弔之。」
援經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荀爽為官,但荀爽未就職。當時社會動亂,禮教崩壞,人們通常不為妻子服喪,或在為父母服喪期間仍到別人家中弔問喪疾,或者私自為死去的長輩加封諡號,這些行為都是違反禮節的。荀爽便引用典籍裡的記載,來糾正時人錯誤的禮教觀念,雖然沒有完全改變當時人的習俗,也收到了很不錯的效果。後來「引經據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引用經書典籍等做為說話、作文的依據。
蟣蝨相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蟣,蝨的幼蟲。蟣蝨皆寄生在人的皮膚上。人沐浴後,蟣蝨便無法再寄生,故在人準備洗澡時互相弔問。蟣蝨相弔比喻生命將終而自我悲憐。《淮南子.說林》:「湯沐具而蟣蝨相弔,大廈成而燕雀相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