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張璪     
瀏覽人次:355 收藏人次:100771
人名。字文通,唐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生卒年不詳。曾任檢校祠部員外郎、鹽鐵判官。建中三年(西元七八二年)曾在長安作畫。擅畫山水樹石,長於破墨,尤工畫松。相傳能手握兩枝筆,同時作畫,人稱「雙管齊下」。他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論點,對中國畫發展,深具影響。著有《繪境》,但已亡佚。
    
瀏覽人次:27065 收藏人次:10478555
拉開、展開。如:「張弓」、「張開」、「張口」。
擴大、誇大。如:「張揚」、「誇張」、「擴張」、「虛張聲勢」、「明目張膽」。
慌忙不知所措的樣子。如:「慌張」、「張皇失措」。
看、望。如:「東張西望」。
想法、主意。如:「主張」。
開張:商店開始營業。如:「開張大吉」。
量詞:A>用於計算某些可開張物體的單位。如:「一張嘴」、「兩張弓」。B>用於計算平面物品的單位。如:「一張紙」、「兩張桌子」、「三張薄餅」。
姓。
    
瀏覽人次:842 收藏人次:0
1.有水藻花紋的玉飾。《說文解字.玉部》:「璪,玉飾如水藻之文。」
2.古代掛在帽上的裝飾品。以五彩絲線穿串玉石而成。《禮記.郊特牲》:「戴冕璪十有二旒,則天數也。」清.孫希旦.集解:「璪者,用五采絲為繩,垂之以為冕之旒也。」
雙管齊下     
瀏覽人次:10069 收藏人次:656370
唐代張璪善畫松,能手握雙管,一管畫生枝,一管畫枯幹。見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卷五.張璪》。後比喻兩件事同時進行,或同時採用兩種辦法。《掃迷帚》第二四回:「小弟愚見,原思雙管齊下,一邊將迷信關頭,重重勘破,一邊大興學堂,歸重德育,使人格日益高貴。」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